閱讀歷史 |

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月球居,大不易 (第1/2頁)

加入書籤

狡兔都有三窟,更何況是如今如履薄冰發展的九州科技了。 5公斤是對外公佈的樣品重量,但是將探月車放置在月球,又加上原本就有設計的載人艙室空間並不小,所以九州科技的工程師們別出心裁的設計了兩個貨艙。 最上面的貨艙,裝載的就是普通的月岩、月壤、月冰。 而下面的貨艙,裡面裝載的卻是探月艙鑽孔最深處挖掘到的月岩和一部分金屬礦物,並且還有分門別類放置儲存好的月球“玻璃珠”、月冰、月球土壤深層的其他物質,以及一些月球垃圾等等樣品。 不過,王騰“發病”過程中嘀咕的月球房地產、月球基地這事,也在顧青的考慮之中。 看著最新檢測報告,顧老闆的右手拇指無意識的在辦公桌上敲擊著。 噠噠噠的聲音,在辦公室迴盪。 “月球表面覆蓋著風化層,它是一層粉狀塵埃和破碎的岩石,而月壤主要由矽酸鹽礦物組成,類似於由玻璃碎片製成的粘性粉末。 月球缺乏大氣層,所以很容易受到太陽風的影響,太陽風是來自太陽上層的帶電粒子流。當這些離子撞擊月球時,它們會使土壤帶上靜電,這也就會導致月壤渣滓會粘附在宇航服上。 而且因為月球經常性受到隕石的直接撞擊,數十億年的隕石活動激起了大量鋸齒狀的月球塵埃,在這次採集到的月球塵埃顆粒當中,平均直徑僅為 0.07毫米,甚至有個別版塊的月球塵埃顆粒平均直徑比0.06毫米還要小,如果不建設一個完整的基地,那這些塵埃恐怕會損壞機器和裝置。 甚至航天員在月球生存時間延長後,也會因此而接觸到更多裝置故障情況,其身體健康狀態也會時刻受到衝擊。” 顧青的思索並沒有太過跳脫,畢竟他自己就打算以後到月球常駐,肯定需要對這些設涉及安全的方面,一一考量。 並且這其實是當前藍星所有航天機構,不論勢力大小、航天工業能力優劣,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NASA的阿波羅 11號任務當中,他們給月球放置了地震儀,但這個儀器很快就因為月球塵埃無孔不入的侵蝕,導致模組過熱,從而故障宕機。 目前探月工程的第一批隊,大夏航天集團研發的玉兔號月球車,也在登陸月球之後不久就出現了移動失靈問題,隨後“查無此機”。 月球塵埃就像是一個在無聲無息職中,侵蝕所有外來物體的惡魔。 所以,要想抵禦這個惡魔,月球基地就必須要建造成為一個密閉環境,讓月球塵埃無法輕易穿透、侵蝕裝置機器。 不過,畢竟是有著次元帝國的知識傳承,顧青很快就做好了安排。 他開啟了通訊頻道,將李建、詹坤戶、孫昌正這些位航天專案的負責人聚攏在一起,然後才把最新的月壤檢測報告“共享”出去。 雖然沒有“閱後即焚”,但是在這種共享狀態下,所有人都會被玄武、獬豸監督,確保他們不能用其他電子產品、軟體,拍攝、複製內容。 接著,他將月球基地的想法提了出來。 在顧青的可以控制下,目前九州科技高層在商討技術相關工程的時候,最開始並不會一言堂,而是各家都抒發己見,如果最後不能得到一個準確、優秀的方案,顧青才會下場。 有一位工程師說道:“這次我們的探月一期工程,最主要就是為建立月球科學考察基地做準備。 只不過在切實得到了資料之後,我們才發現月球環境比想象中更加惡劣,月壤蓬鬆、月岩不穩定,同時隕石撞擊也是個大問題。” “沒錯,如果想要建設永久性的基地房屋和其他永固設施,就必須要進行更深層次的月球探索,在月壤與月岩的堆積層當中挖掘,尋找到相對穩定的岩石層,或者是還未有過撞擊的安全區域,並且要增加地基樁與金屬支撐架,這樣才能保證月球科學考察基地可以保持長時間的運轉。 也只有月球科學考察基地能夠穩定運轉,後續我們建設月球基地才能夠得到更多勢力的資源投入,雖然我們不依靠其他外部勢力的幫助,也能夠建設月球基地,但大量派遣無人智慧機器人,如果處理不好月球塵埃的問題,很可能得不償失。” 在這兩位工程師交流的時候,還有一位棄文從理的博士,也開口說道:“一旦大量派遣無人操作的智慧機器人登陸月球,哪怕載荷需要的資源投入不用計算,我們也必須要考慮大規模使用無人智慧機器人進行各種專案建造,甚至是參與到運輸、實驗等工作專案當中,會給藍星的工業社會帶來多麼大的衝擊。 如果我們沒有守好技術護城河,一旦有企業開始大量濫用這種能夠精密操控的智慧機器人進行生產工作,工人們勢必會進行新一輪的革命。 我從不懷疑科技飛速發展會引發新一輪的革命浪潮,但現實問題是,目前藍星的政治環境與軍工環境已經危如累卵,我們九州科技是否做好了在這個特殊時刻,點燃那一把火焰的準備。 這一把火焰會帶來的,除了希望,也有薪柴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