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講解 (第1/2頁)

加入書籤

時間,一直是最珍貴的研發資源。 如果藍星地面沒有這麼多戰爭喧囂,水源也能夠保證乾淨,顧青其實還能夠等待,等待這群工程師、光學專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們發現自己給出的小提示,然後將光源升級。 到時候,青史留名的是他們,而實際獲得的收益則收歸自己。 但是一想到最近霓虹島周邊水域那糟糕的核輻射資料,顧青就無法再按部就班的等待下去。 他開口說道:“你們認為目前第一代SS1MB光源已經達到或接近衍射極限,是因為這個技術的底子,束團的輻射作為一個整體而言縱向相干性很弱,或幾乎沒有縱向相干性的原因。 但是大家好像忘了當初我們公司投資的那些實驗室當紅就有一個加速器光源實驗室。 加速器光源是我們探索物質結構及動態特性的最前沿工具之一。 它基於電子儲存環的同步輻射光源和基於電子直線加速器的自由電子鐳射,可分別提供高重複頻率和高峰值亮度的輻射光,以這兩種加速器光源大科學設施作為科研平臺,現在也催生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成果,甚至是推翻了許多仍在世的教授、院士的著作理論,所以在某些領域被壓制的傳播。 但是在咱們公司內部,一直都有相關訊息的報道,當然我知道大家平常工作繁忙,不可能隨時都看報道,所以我理解大家不清楚這件事。” 放了某些人一馬之後,顧青繼續說道:“目前我們藍星地面,已經有超過50個執行或在建的同步輻射光源,超過8個執行或在建的 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大設施。 除了同步輻射和自由電子鐳射,我們所有從事相關行業的工程師,也都在期待出現那種能夠同時實現高峰值功率和高重頻,從而可以將功率提升,並且穩定的光源出現。 在瞭解這個情況之後,大家可以回顧當初我們研發光源的時候,基於電子儲存環的光源原理——穩態微聚束SS1MB光源光源,被我提出來。 其核心想法是將儲存環中的聚束系統,即微波射頻腔,用鐳射調製系統取代。 在量子激發與輻射阻尼的共同作用下, SS1MB光源中的微聚束在儲存環中能逐圈重複利用達到穩態,實現高重頻發光。 所以‘穩定狀態’是SS1MB光源的核心技術。 微聚束的形成及多圈維持,就是理論的基石,同時也是我們發展升級的方向。 穩定狀態區域的最佳化解析和分析雖然較為困難,但那是因為當初我們沒有掌握足夠多的資料和環節引數。 而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資料,所以完全可以在研發過程中結合數值方法,將遺傳演算法、機器學習和智慧AI程式天工的天工開物程式演算法都加入進去,進行迭代最佳化。 與其他光源裝置相比,SS1MB光源是一個多次透過的裝置,需要保證超短束團在輻射段能一圈接一圈地重複出現,也即超短束團在輻射段出現的狀態是束團在該儲存環中的本徵態,所以對儲存裝置的設計來說,材料升級也是重中之重。 之前儲存裝置只是從四維相空間,剛好升級到需要同時關注橫向和縱向,也就是六維相空間當中,勉強滿足了SS1MB光源的儲存,而現在既然要升級,我們就必須要提升對空間的控制和利用,研究發現相關理論,並且結合智慧AI程式天工的天工開物程式演算法對儲存裝置進行最佳化。 當初我就講過,SS1MB光源對環境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才拒絕了西蜀蓉城市局的邀請,購買了效率光公司廠房,在外地開發、生產SS1MB光源裝置。 對各類誤差和噪聲的容忍度分析,在技術升級當中,也極其重要。 SS1MB光源的工作模式,不同於一般光源儲存裝置和光源執行,所以其噪聲和誤差容忍度的解析分析也將相對複雜。比如傳統射頻腔相噪分析中採用的正則微擾論,在縱向強聚焦儲存環中就無法直接應,因為該動力系統是不可積、不可輕易估算的。 這方面,我覺得咱們需要開發一個新的計算機群組,來幫助我們對包括噪聲在內的所有環境影響資料,進行直接的數值模擬研究。 當然,還有開發出對這些特性的分析和測量的更高階工具,也是必須要做的 鐳射調製器、長脈衝注入系統、直線感應加速器、高精度磁鐵、高精度控制系統也都必須要進行迭代升級開發。 SS1MB光源的束流動力學方面,我們對單粒子動力學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不能像其他研究機構那樣,只是看相干同步輻射、束內散射、阻抗壁尾場這些的研究成果,而要明白它們產生的原因、其中邏輯,以及邏輯背後代表著什麼。 不能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顧青的講解,讓這些工程師們聽得是如痴如醉,同時也有很多人眉頭緊鎖,甚至是不自覺咬破了手拇指的面板。 因為自家顧總雖然幫助他們將亂糟糟的毛線團理清楚了,但是工藝、裝置、技術的迭代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