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九州速度 (第1/2頁)

加入書籤

只要是九州科技要進駐的行業,不論該行業是的技術壁壘有多麼恐怖,九州科技的管理層與技術團隊都追求著一個特殊的標準,那就是可自主、可控制的供應鏈,必須要自家公司能夠有話語權才行。 所以哪怕是進入核能行業,修建核電站,九州科技的中堅團隊也在推動關鍵裝置、關鍵部件和關鍵材料等方面實現公司可自主、可量產。 其他東西,能夠用大夏本土企業的,質量優秀那就用,如果質量不行或者要價太過離譜,都會被直接拋棄。 對研發實力的自信,在這種時候也就成為了某種高傲。 甚至在網路輿論圈子裡,很多網友都戲稱大夏其他企業追求的是大夏國產化率多少多少,而九州科技則是追求的產品九州化率該多少多少。 不過顧青卻從來沒有批評過這種“高傲”的做法,甚至在某些時候,他自己本人也會暗戳戳的表揚那些不用其他公司產品,而想著自己研發自主裝置的專案組。 畢竟,自從明瞭大夏官方與自己在某些方向上追求的目標不同之後,為了確保那些核心裝置、核心生產線的關鍵零部件不被供應鏈要挾,也為了採購資料足夠保密,並且讓採購成本下降,顧青對這種喜歡“自力更生”的專案團隊,獎金福利都發放得多一點。 而且工業產品在能夠被批次化生產後,工程造價的下降空間也確實十分可觀。同時,九州工業的主體——九州科技與其合作伙伴企業的共有產業鏈,現在也是頗具規模。 一番折騰下來,除了核反應堆的材料與核心部件、裝置之外,九州科技能源部門突然就發現,核電站需要的工業裝備、關鍵裝置、關鍵材料……等等這些重要專案都可以在九州工業裡面一一採購,有部分需要定製的裝置和產品,也能夠透過九州工業軟體平臺,讓合作伙伴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優質的工藝生產出來。 而且不需要經過那些耗費時間的除錯,只要在靈境生態實驗室伺服器裡面進行多開實驗室操作,就能完成最基本的除錯。 也就在顧青還在興致勃勃的“聽講”時,九州科技能源部門的負責人周毅衡,這位青年科學家更是宣佈了他帶領團隊研發設計的模組化建造技術,可以讓公司在九個月內完成第一座中小型核電站的基礎工程。 “在易學當中,天有極數為九,經過各大工程機器人與施工裝置的全力配合,使用大規模模組化搭積木技術,在靈境生態的實驗伺服器裡面,我們可以在九個月內,建造出一座中小型核電站!” 也就是這麼一句話,直接讓會議室那些大夏官方核電轉過來的那部分專家教授們“坐立不安”。 之前那位德高望重的泰斗級教授更是在心中思索。 “目前我們大夏本土的一號核電站使用模組化建造技術,剛剛能夠將建造工期大幅壓縮至56個月,我們都以為這個記錄在短時間不可能有人突破。 九州科技的模組化建造居然九個月就可以了? 雖然是中小型核電站,沒有我們大夏一號核電站的規模大,但這種建造速度代表著他們的工業技術已經不是單純的企業了。 恐怕很多發達郭嘉都無法擁有這種規模、效率的建造技術吧。 招我等過來,也就是做給官方看的嗎?明明白白,大大方方的做事,根本不怕我們把這些訊息傳遞出去。” 而在這位教授身旁還有一位年紀不小的大夏核能專家,正透過九州賬號,在防護服裡和在場的幾位“老師”感慨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世界核能協會公佈的《世界核能績效報告1023》中有一組資料是,自從第一臺民用核電機組建成以來的六十幾年中,已經有600臺核電機組投入執行,建設週期平均為80個月。 而九州科技的這套技術卻能夠縮減十分之九的時間,從八十個月,驟降到九個月。 如此,一旦九州科技徹底掌握了核電站的建造技術,那些模組化部件擁有更高的整合工藝之後,這個時間或許還能夠減少。 八個月一座中小型核電站,一年時間,九州科技就可以在一個環境還算合適的土地上,修建出一座能夠穩定發電的核電站。 這些時日裡,我們在做研發和討論,而他們的技術研發部門卻是一天都沒有休息,既聽講座,又搞研發。 真是恐怖的企業,恐怖的研發團隊。 雖然這僅僅是一座中小型核電站的建造週期……” “是啊,一座中小型核電站的建造週期,也不知道九州科技會選擇和哪一家公司簽訂建造合同。” “聽說九州科技內部已經有一家獨資的建築公司,以前就在負責九州科技的工廠、新科區土木工程,現在看來這家建築公司十有八九就會負責這座核電站的建築工程。” “今天會議還是穿戴著防護服,我覺得這間會議室裡肯定還有很多我們熟悉的人,畢竟大夏雖然地大物博,但是我們核能行業的圈子並不大,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那些人也不知道是領了九州科技多少錢,這麼賣力的幫九州科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