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醫療問題 (第1/2頁)

加入書籤

如果是別的土豪這麼說,他們都只會覺得這人在說場面話,今天畫餅,等到什麼時候效益不好,連連虧損,必定會裁員停專案。 但說這話的是經常陪大家一起熬夜肝材料,大夏最不像老闆的科技公司創始人,哪怕是剛進專案沒兩年的那些博士、碩士,也對專案的未來十分看好。 顧青翻出了現在九州核心艙的資料和結構圖,雖然參考了大夏空間站核心艙設計,但是九州空間站核心艙比大夏空間站核心艙重了十噸,增加了核心艙的穩定裝置與空間站架構的轉接裝置,以及一個特殊的機器人維修倉。 他劃出了第二期工程的示意圖,說道:“前期我們不需要過多的宇航員,但是從第二期開始,就會陸續增加工程師與科學家,大家這段時間可得好好鍛鍊,咱們爭取早日適應空間站生活,以後才能在月球基地上漫步,踏出我們的無數步。” 聽到顧青這句話,實驗室內的眾多科學家和年輕實驗員們都露出了心嚮往之的神態。 因為在他們的規劃中,九州科技的航天員並沒有像國際通行的標準訓練要求…… 不同的郭嘉和航天專案對航天員身高體重的要求,因為技術規格和需求的不同,所以有些許差異,但是對航天員身高、體重和視力、心臟等體檢資料還是有極高的要求。 對身高和體重的要求主要受太空艙等航天器的負載能力和座艙大小等因素的限制,從科學規則上來看,航天員的身材越壯實,身高越高,佔用航天器內的空間就越多;佔用航天器的有效載荷也越多。 對於每一秒都在燒錢的航天發射而言,每一克的載荷都是十分寶貴的,因此就有必要對航天員的身高和體重進行限制。 而在九州科技內部開始對航天員和部分科學家進行未來戰士訓練的情況下,已經有超過兩百人圓滿完成了超重耐力魔鬼訓練。 甚至在顧青身旁某位已經年過五十歲的大叔,也一臉憨厚的笑道:“大甩臂專案,我已經可以承受g過載,說不準俺也可以上月球賞藍星了。” 看著這位大叔那比某些流量明星大腿還要粗壯的胳膊,顧青贊同的點頭道:“以您的身體素質,我想您六十歲的時候,都能輕鬆承受這個訓練難度。 不過月球上面打籃球可比藍星地面要困難許多,您去月球基地之後只能下棋,打打太極拳了哦。” “哈哈哈,你這就問對人了,我這段時間就在琢磨如何保證航天員在低重力和無重力條件下,儘可能長時間的保持身體素質。” 一個穿著白色實驗服,但頭髮花白的院士站出來,興致勃勃的分享起自己最近的研究發現。 “大夏古代的易筋經、八段錦和五禽戲、太極拳等強體健身的導引術,哪怕在低重力和無重力的太空環境中,對人體的影響也極為積極。 人體長時間處在失重狀態,包括軀幹、膝蓋和肩部等部位的肌肉因為長時間不需要動用,所以少用則廢退,不需要承擔體重帶來的壓力,力量就會減弱,根據我們前幾年的資料,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在完成任務落地後,平均會損失0%到40%左右的肌肉,同時因為長期生活在無重力環境,航天員的心臟也會變得虛弱,在回到地面後,有部分航天員就因為不適應藍星重力而暈厥昏死過去。 而這些導引術配合拉力繩、太空跑步機等器材,可以鍛鍊宇航員的心肺功能、肌肉群,根據目前的資料,普通宇航員每天鍛鍊三個小時左右,可以明顯做到減緩肌肉衰減、心臟動力變弱的情況。 但是我們目前對未來戰士訓練專案的宇航員卻不容易測試出結果,這些透過了未來戰士訓練專案的宇航員們擁有著當前年齡段最強悍的身體資料,身體肌肉群的工作能力突出,心肺、肝腎的體檢引數也超過普通人,這就帶來了一個極大的問題,我們以前積累的資料研究公式,在他們身上還不能夠平移運用。” 就在這位講著講著就開始滿臉思索的院士話音停頓片刻之後,又有一位博士後說道:“所以我們減少了核心艙一期宇航員的配置,並且增加了三次太空航行的任務,總計六位宇航員,經過篩選後,有兩位可以進入一期核心艙的建設。 同時配備有診療機器人、臨時維生箱,一旦宇航員在核心艙裡面發生緊急情況,我們可以第一時間進行救治,甚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用返回艙返回藍星。” “返回艙只能支援一個人返回藍星!而且我們給臨時維生箱和診療機器人配備的藥物和醫療裝置還是比較簡陋,普通的外科手術也不適合在無重力環境下進行。 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航空航天任務沒有不冒險的,我們走在路上也要擔心頭頂會不會掉東西、路面會不會塌陷,睡在家裡也要擔心地震、火災等災害。 是,手術和疑難雜症的診治問題非常重要,但我們的航天員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戰士!他們不會因為害怕困難而停止衝鋒!” “我覺得這個時間還是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