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章 企業的掙扎 (第1/2頁)

加入書籤

因為特殊的持股模式,夏為是不可能像其他公司那樣用股份換資源的,所以近些年來找九州科技搞合作,夏為要麼是直接給錢,要麼就是出人出資源。 前者每一次給錢都在心痛,畢竟九州科技要價從來都不便宜,而且夏為公司自身也有很多燒錢大專案;後者的話,每一次合作專案主管都會心驚膽戰,害怕自家公司派去九州科技的骨幹精英“一去不復還”。 在如今這個科技人才比錢還重要的大夏復興時代,任老爺子依然眼光獨到,願意舍財求才。 也幸好這些年夏為出海順利,在很多拉閘了九州科技的郭嘉、地區大賣特賣,很多九州科技的產品技術,只要披上夏為公司的皮,立馬就能透過稽核。 大夏“最卷”的行業企業,只要能夠成功出海,立馬就會從“優秀匹配機制”的受害者變成受益者。 “難道這小子想用全民創業,來拖延西方企業的步伐嗎? 全都往機器人行業扎堆,雖然機器人技術的確會帶動科技進步、經濟飛躍,但我們的社會和其他製造業企業真的做好了這種科技變革的準備嗎?” 任老爺子帶著這種思索,手指不時敲擊桌面。 砰砰砰的響聲,讓夏為高層會議室內的氣氛越發壓抑。 而前一秒還在陰沉氣氛中的大米高層會議室,此時已經氣氛激盪起來。 “合作伙伴企業?我們曾經也參加過,是否是有這個機會,徹底加入九州科技的陣營?哪怕拿貨權這些許可權低點也沒關係! 我們的手機和智慧裝置如果可以使用九州體系的供應產品,不僅可以恢復曾經的價效比,還能夠追上科技進步的步伐。” “顧青這一步棋是徹底逼迫我們站位吧,民間和高校研究機構都將成為九州體系的基石。 我們大米再怎麼積極加入,其自身的股權架構和資本屬性就不容易真的進入合作核心,談何爭取到新的價效比? 九州科技從來都不依靠合作伙伴走量的收益,而且你們能接受九州科技的高管層進入我們的會議室嗎?時時刻刻監控我們的一舉一動?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據說九州科技的反腐行動不僅是在他們公司內部實行,還會在分公司、子公司以及那種持股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高階合作伙伴企業內實行。 而且我們的工程師團隊能在短期內適應九州體系的技術? 近些年來,我們招聘的不少行業精英,有部分可都是不願意接受學習九州體系技術的人,要讓他們主動學習九州體系技術的話,他們還會在我們公司?” “怎麼?難道就這樣任由夏興、夏為這些公司去找九州科技拿到最新顯示屏技術和半導體晶片技術? 我們公司的手機,現在只能在大夏國內市場賣到最高兩千夏元!哪怕是在其他郭嘉,也依然被我們大夏其他企業的手機給壓制。 從大哥大到功能機再到智慧機,每一次技術跨越都要淘汰大半企業,我們大米再這樣坐吃山空,恐怕資金流連今年的撐不過去。” “我們自己也能搞研發!我們也有機器人專案!我們還可以造車!我們還有車機系統!米ui系統!我們還有大米生態! 如果資金流不行,我們可以在股市集資,可以賣業務,可以再壓縮成本! 我們有上億使用者,怎麼可能活不下去?!” “顧青所領導的九州科技,是一家民族情緒很嚴重的科技企業,其背後的資本絕對是不可能接受外來資本汙染的,要想用他們的技術產品? 四年前不是報過價嗎?我們至少要比那些所謂的親密合作夥伴企業多給百分之三十的價,不然根本就不可能拿到產品份額。” 顧青的寥寥幾段話,就讓大米高層會議室裡出現數種截然不同的判斷。 雷俊高坐主位,一言不發,面色如水,但緊皺的眉頭卻說明他此刻的心情並不平靜。 米ui的負責人、來自韓星集團的高層總裁、大力氣從微軟挖過來的技術高層、等等人物各執一詞。 雖然都知道,現今的大米如果可以剔除不需要的業務和內部資本,肯定可以強行賣臉混進九州體系。 但是作為曾經的既得利益者,這群來自其他公司的高層,並不願意大米集團剔除自己所佔據的部分資源份額。 聽著這群老少爺們的各執一詞,那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後都是蠅營狗苟的利益計較,大米創始人磊俊,突然就感覺心累無比。 自己想跳出這個圈套,靠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作為視窗,實現夢想。 但現實卻讓他不得不面對如今的窘境。 不過磊俊也並不打算放棄,他不願意就此認輸。 “別吵了,遇到麻煩,解決麻煩就行! 九州科技這邊,我去談合作。 但是你們各自的專案部門也要發力,我們不能老是讓別人牽著走! 我們的股價肯定會繼續波動下跌,但是在大夏科技企業整體升值的情況下,我們只要把海外業務的報表做好看,讓輿論媒體多吹吹風,自然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