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零三章 我只是一個肥宅吃貨 (第1/2頁)

加入書籤

顧青面對公眾,一直都有種類似“老幹部”的耐心和對內容分寸的準確把握。 對公眾當中的極少數行業內部人士,他會提一些技術向的內容,但絕不會太多,屬於點到為止。 而面對公眾當中佔據絕大多數的,根本就不瞭解行業情況的普通人,顧青則會更簡略的講解行業概況。 所以夏華社的記者隊伍裡,就有人總結出過一個定律,而此時這位記者也很顯然是做足了功課,她等待著顧青講話結束,在轉折話術之後,就說道:“顧總,您知不知道在我們的網友口中,您和您所率領的九州科技已經有個很獨特的定律,網友們將其稱之為九州定律。” “九州定律?抱歉,我最近比較忙,所以並不清楚這個定律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顧青並不是裝13,而是真的有些疑惑。自己最近這段時間沒怎麼上網衝過浪,還真不知道這些整活的網友們又搞出些什麼名堂出來。 記者倒是沒有認為顧青在開玩笑,她採訪過不少名人,也知道有部分人就是不喜歡將休閒時間用在上網衝浪的。 所以她解釋道:“九州定律,大致意思就是您每次接受採訪時,宣稱要對特定行業進行衝鋒的時候,哪怕這個行業的准入門檻多麼高,專利護城河多麼深,大家有多麼不看好。九州科技公司的研發人員和工程師們總是能夠打破這個壟斷的行業。 就像是尖刀一般,扎進這個行業的心臟處,逼迫那些掌握著科技專利霸權的企業,要麼求新求變,要麼走向沒落。 而短時間的劇變,往往不可能給這些企業轉換方向的時間,所以在網友們看來,幾乎就是您喊出口號,對手的全球份額在一年內就會應聲跌落,股票劇烈波動。” 記者說這個話的時候,甚至有些不像專業記者該有的話術。 只不過看到這個採訪影片的網友們卻樂此不疲的為這個記者加上了沒有說出來的另一句話。 “哪怕是那個發達郭嘉都禁不住顧總的衝擊! !”x3 面對記者這種有些吹捧的話語,顧青立馬正襟危坐,神情嚴肅的說道:“這並不是什麼定律,我也並沒有喊出過這些口號。 九州科技與大夏其他企業、機構、研究所一樣,我們的成果都是每一位專案參與者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或許網友們看我們九州科技好像是想做什麼就能做到,甚至半導體行業,也是輕而易舉的用三四年時間就完成了從最底端到最高階的跨越。 但我告訴大家,這都是有代價的。” 顧青盯著面前這位臉色已經冷靜下來的記者,感慨道:“當初我們扛著巨大的壓力,將所有流動資金和貨款、人脈資源都壓在半導體上,如果光源、光刻膠、晶圓這些專案有一個沒成功。 那麼如今市值數萬億的燧人公司將與我們九州科技徹底無關,甚至我也不可能在這裡接受貴社的採訪。 從智慧家居電器到半導體,再到如今我們開始深入的航空航天以及科研裝置研發,我顧青可以透露給大家,我們九州科技的行政高管層沒有一個拿過超過一千萬夏元的年薪、分紅。 而技術高管層們,年薪上億,分紅上十億的都大有人在。 並且除了給這些工程師、科學家發錢給福利之外,我們與全國的頂尖工科院校、特殊研究所一直有著緊密的校企合作,很多專案的成功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們有數十位院士、專家,早已超過百位的教授團隊,海量的碩士、本科生、專科、職校生,超過十萬的工程師。 九州定律並不是什麼好的名次,它掩蓋了我們所有人的努力。 比如在醫療檢測儀器之前,我們九州科技所釋出的雲錦顯示器,就是顯示器材專案的彭輝與黃勳兩位教授,帶領著早已有了多年探索的研發團隊,刻苦攻關才能一鳴驚人。 半導體產業也是多虧了李由、張巖泰這些行業精英們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世界前列。 所以,我本人也並沒有網友們想的那麼神奇。 充其量,我也只是一個喜歡打程式碼的程式猿,會搞點機械、化工、能源的吃貨而已。 其實我對公司建設最滿意的地方當中,公司的員工食堂伙食就是其中之一,我們高薪聘請了全國各地的中餐大廚,以常年學徒制進行老帶新,做出了很多佳餚。 吃得我最近都胖了十幾斤。” 顧青憨厚的笑了笑,在記者的莫名眼光中,把自己的功勞摘得是乾乾淨淨。 而這個採訪被放到電視臺播出的時候,輿論不能說是一片譁然,只能說是千人千面。 且吐槽居多。 比如九州社群裡面,不少使用者就表示:“顧總的這種逼格,全球還真沒幾個人能裝出來。” “我只是個吃貨而已,那些專利和吊炸天的產品快離我遠點~” “我也是一個喜歡打程式碼的程式猿,但我除了打程式碼,剩下的就只剩下打遊戲,搞澀澀和水群了。公司食堂還常年是外包出去的,嗚嗚嗚,庫魯西。” “嗚嗚嗚,我也想去九州科技上班啊,可我們輔導員說你們公司今年的招聘條件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