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七十二章 十萬億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不夠,資源與補貼折價都是無法實際確定價值的資產,一千億夏元看似很多,但卻連燧人公司的年度純利潤都比不上。 你們再去商議,我個人建議,往十萬億的數字看。” 十萬億? 夏資委的領導們望著林復,內心波濤洶湧。 如果不是這位是第二排的,這些夏資委的領導們恐怕就要開始罵人了。 “你小子喝了幾瓶啊?十萬億?虧你想得出來?你以為是網文啊?” 看這群人面面相覷,卻不敢應承下來,林復深吸了一口氣。 他直視眾人,說道:“2023年以後,大夏經濟發展仍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穩投資無疑被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作為投資主力軍的夏資委,你們的作用不言而喻。 你們今年相繼召開夏資系統年度工作會議,一些省份也早早拿出了千億級年度投資計劃。 作為大夏經濟發展的頂樑柱和壓艙石,在當前大夏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的背景下,燧人公司上市是對整個大夏金融市場、科技創業市場的一劑強心針。 加快這個大專案投資,一方面可以帶來實質性的經濟產出,為穩增長做出突出貢獻;另一方面將產生溢位帶動效應,放大經濟產出效果。 你們的報告上面全是什麼要謀劃推動佈局新興產業行動,加快數字化轉型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實施新材料產業強基、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產業提質、高階裝備製造產業升級、數字經濟產業培育、綠色環保產業壯大等工程。 但那都是紙面上的東西,現在就有一個現成的機會擺在面前。 回去重新稽核,一個內陸省都能拿幾千億,你們這幾個富裕省還湊不出幾萬億?” ah、老廣等富裕省份出身的夏資委代表000們連連點頭。 “還有落後省份,每年都有大量轉移支付,你們不僅要別人輸血,也要自己造血。礦產地皮都可以用租借的方式折價入股。 我看了燧人公司的發展計劃,從2023年開始會有大批次的基建廠房以及生態產業園開始落地,這些專案落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對地方經濟和教育產業有極大的發展。 看看現在西蜀和西蜀周邊的大學,半導體材料、外語、生化工程這些專業連連擴招,學生供不應求,在九州科技和燧人公司能夠輻射到的區域內人均工資和中位數已經快全員達到一二線城市,你們就沒有什麼想法?” 林復這段話說出來,部分欠發達地區的夏資委代表人員,心裡也是千轉百回。 說句實話,這年頭誰不饞西蜀蓉城啊? 聽說九州科技半年繳納的稅收和對周邊經濟的貢獻,加起來都上萬億。 上萬億…… 不少人都望向西蜀夏資委的代表,眼神中飽含了羨慕嫉妒恨。 西蜀夏資委的代表捏了捏鼻子,稍微解釋了一下。“我們給於九州科技這些科技企業和半導體制造企業,在前期有大量減免稅務以及補貼的政策,所以也只是近些年才有一些稅收。” 這話說出來,在場就沒有一個人信。 九州科技再怎麼少繳稅,可它發給員工的高額工資總不可能一分不出吧?那些員工拿了這麼多錢,還不會在周邊消費? “我們需要再商談……” 面對夏資委幾位大員的申請,林復同意了。 但他並沒有給太多時間:“我的出訪行程已經確定,所以沒有太多時間主持這個專案,並且九州科技與夏為公司的高層也不會有太多空閒時間。 給你們兩個小時,好好商量一個數字。 這件事必須要在今天,給所有人一個肯定的答覆。” 頗有些教員氣質的林復,在此時說的話,卻讓一眾夏資委的代表們心下一沉。 雖然這位沒有明說,但‘肯定的答覆’這種定性就讓人不得不想太多。 不會讀潛臺詞的人,是不可能在大夏做到這個位置的。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次面面相覷。 但他們沒有一個人敢說什麼這是天方夜譚或者痴心妄想類似的話,畢竟有的級別之分,就是這輩子都跨不過去的鴻溝。 最後還是一位資歷匪淺的代表扛著難以想象的壓力,站出來。 這一站,就站出了一個天文數字。 …… “十萬億估值,夏資委將出資三萬億,其中有現金以及地產、礦產等資源折現。” 當夏資委方面的代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夏為任總、於總這些高管層幾乎都是瞠目結舌,神情驚疑。 這個估值不是開玩笑的?夏資委什麼時候做出過這種大手筆? 要知道十幾年前那個振興計劃也才幾萬億啊! 雖然有前提是燧人公司與夏為和九州科技的合作必須保持10+10以加大研發投入的約定,但十萬億的總估值,實在讓人有些喘不過氣。 最主要的是,夏資委這一手筆讓夏為無法進一步跟進了。 夏為公司2021年研發投入是1,427億夏元,佔全年收入的22.4%,但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也才八千到九千億夏元。 這怎麼跟? 真的拿技術去折算的話,想拿到十分之一的股份也得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