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五十九章 突然就好難受啊~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夏芯科技的洛基x1處理器代工生產線一直沒有停歇吧,他們擁有自己的供應鏈,完全不用擔心良品率、機器故障這些生產成本問題。” “我聽說大夏還在招商引資,我們要不去大夏投資?只要能拿到夏芯科技的晶片代工份額,絕對能夠賺大錢。畢竟臺積電中高階製程的代工份額一直供不應求,而且價格又高。” “聽說夏芯科技的同水平製程晶片代工訂單隻有臺積電的三分之一,韓星半導體的二分之一,如果我們在大夏本地建廠的話,成本還能再省許多,而且大夏治安環境非常好……” 雖然在西方媒體的報道中,大夏還處於封建落後、不講衛生、不環保的各種負面印象中,但商人和科技產業工作者的眼界卻沒有一般群眾那樣狹窄。 走南闖北的資訊交流互通,國際高階產業的各種大夏知識轟炸,這兩個群體比其他人都清晰的知道,大夏絕不是洪水猛獸。 而且燕京由研、夏為手機、opo等一眾大夏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瘋狂用價效比極高的產品碾壓同行業的對手,也讓不少公司有點吃不消。 在多番考察後,大夏不少發達地區的招商部門很驚訝的發現,今年的“業績”,好像不僅能夠輕鬆完成,還能實現高質量超越。 “我們這邊的大學城與當地形成了技術研發—產品製造的和諧合作關係,貴司如果要進駐工業園區的話,除了遵紀守法之外,更需要與大學城的高校們有密切友好的交流。” 什麼是密切友好的交流? 捐錢修圖書館、實驗室,或者捐裝置、給定向培養的工作崗位,這些高校喜聞樂見的東西,才能是密切友好的交流。 不然,就靠你這個外企招牌? 也就只能忽悠到一些涉世未深的普通學生,其他那些資質好的學生,早就被九州科技、夏芯科技、雲中九龍、夏為這些公司給搶走了。 很多外資企業突然發現,現在的大夏經商環境雖然比以前好,但自己能“佔到的便宜”卻變少了。 合資能佔據的股份變少了,找高校合作的機會雖然還是有,但能用以前的待遇招聘到的人才也變少了。 不過,讓不少外企欣慰的是,夏芯科技、燕京由研這些企業竟然真的對他們一視同仁! 半年前問這些企業要訂單份額,大部分都是什麼訂單太多,需要時間趕工期的理由。 而現在? 在對方考察過自己的確在大夏投資建廠後,這些訂單也變得更為透明和公開。 雖然對方的確是在趕工期,這段時間沒有多餘訂單,但明年卻能保證拿到穩定的代工訂單份額。 至於什麼之前被欺騙被拖延的憤怒,也都統統被拋在腦後。 還有以前顧忌九州科技體系專利技術會被收到限制,甚至連累自家產品的擔心,也因為九州科技“毫無保留”的技術授權,讓這些外企不再有這方面的顧慮,從而大手筆給錢搶訂單。 西方不少部門看著“自家資本”跑到大夏建廠撒錢搶訂單,心裡會開心嗎? 公司都跑了,稅收哪裡來?平常的孝敬哪裡來? 雖然這些外企都保證在大夏建廠投資是搞分部,而總部這邊仍然會高質量增長,但保證有什麼用?合約有什麼用? 所以2020年的十月份,國際上的形勢突然安穩了許多,不少國外地區的有關協會、機構組織都在瘋狂開著一個又一個的會議。 而那些早已紮根大夏的外資和現在剛剛紮根大夏的外企,也在從中周旋,希望能夠減少惡劣影響,以防止自己虧錢。 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在一個個會議之後,很多腦子還靈活的人悄然發現,那些曾經無往不利的惡劣招數,在如今的大夏企業面前,已經不能用,又或者是不好用了。 政客們想快刀斬亂麻,讓這些公司禁止與大夏企業合作。 但這個口風剛出來,別說是中小企業了,就連不少大企業大資本都親切的表示:“我們在大夏有許多業務,希望您能夠多想想再表態”。 而且還有某些企業,現在拿到了九州科技的技術授權,正在樂此不疲的“學習”中,哪裡會願意現在到手的技術成為一張廢紙? 得嘞,不能快刀斬亂麻,那就加緊提升自己的產業技術,把大夏科技產業和加工產業比下去吧。 但是這些行業內部的高階工程師、教授們開了一個又一個會議之後發現,這根本就不能比,沒有那個能力去比。 人家大夏企業從源頭開始,用的原材料就便宜,哪怕是高階晶圓製造更是用的九州技術,價效比極高。就算不看半導體產業,就普通的工業和加工產業,比如手機、相機、電腦的零部件加工產業,大夏這些供應商們用的也是九州工業平臺和九州體系的生產線。 不僅有高度統一的技術體系,還有精確智慧的生產線、生產裝置。 而現在的西方企業,能掌握相同技術水平的公司,雖然有,但是並不多,而且都是各自為政,標準不一,甚至投入的資源也極高,價效比和九州科技完全不能比。 如此一來,不僅政客們懵逼,就連西方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