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題 (第1/2頁)

加入書籤

等到八點結束,信函還在堆積中。 而顧青已經收到了部分整理出來有價值的信函。 有英特爾的技術交叉授權和部分渠道開放,也有英偉達的交叉持股邀請以及顯示卡核心晶片業務的合作。 甚至還有平果的晶片合作赫然在列。 不過,這其中最讓他感覺到意外的卻是韓星的誠意。 或許說這已經不是誠意了,而是另類“投敵”。 顧青看了眼信函上面的數字,呼喚玄武,問道:“韓星電子去年投資規模和營收有多少?” 玄武幾乎是零秒響應回答道:“韓星電子去年半導體裝置投資規模有43.6萬億韓元,佔據全球第一。 在華爾街資本的牽線搭橋下,賬面營收有兩百萬億韓元,約一萬億夏元。 其中投資額主要用於向平澤工廠引入euv極紫外光刻15奈米dram、v6nand快閃記憶體等尖端工藝製程、大夏西安工廠生產線向新制程轉型、平澤第三工廠p3基建等。” “一年賬面營收一萬億夏元,純利潤恐怕一千億都沒有,他們竟然能誇下海口給我們最高萬億授權費用? 雖然他們要的技術的確值這個價,但韓星能抽得出這麼多錢嗎?” 顧青有些不信。 李由看到韓星的誠意時,也不信。 他抓了抓自己的後腦,疑惑道:“萬億投資,工廠建設、裝置採購主導權、研發技術團隊、甚至連工廠工人都可以讓我們主導? 韓星是上趕著來送錢嗎? 他們這麼大力度的投資,為什麼不直接給股份呢?而且他們企業內部的技術管理層也不可能願意集團開設另一條技術路線吧。 顧總,我看不懂。” 李由看不懂,張天浩看了之後也看不懂。 顧青搖了搖頭,說道:“韓星已經把能送出去的分紅股,九成九賣給了華爾街財閥這些勢力,李家是不可能再動股權的。 還有華爾街問題也很大,美利堅從五年前開始經濟增長已經陷入了停滯狀態,華爾街財閥們雖然賺了很多,賬面gdp增長資料也一直在成長,但其內部負債卻是一天比一天多,甚至逼迫到了利率倒掛。 我想韓星集團也感覺到了危機來臨,希望在危機的重要階段真正降臨的時候能夠多找點保險。” “保險?”李由疑惑了。 “找我們?可大夏企業也是他們的直接競爭對手,韓星集團願意上我們的船麼?” 顧青解釋道:“製造業回流、高科技產業份額這兩樣東西是密不可分的。韓星現在雖然依靠高麗國內各大行業的供血以及世界產業的供應,還處於比較良好的債務水平。 但高科技產業的份額卻是一天不如一天,華爾街資本能為其提供的助力也一天不一天弱。 如果我是李栽絨的話,如果有這麼個能夠重回半導體產業的頂峰的機會,我說什麼也會抓住。 只不過,這太冒險了,根本不像是韓星集團這種跨國巨頭的領袖會做出來的決定。” 李栽絨是正常人嗎?或者說他的心理狀態正常嗎? 綜合玄武收集到的不少小道訊息,顧青認為這位韓星新任掌門人可能心理狀態真的並不是很好。 不過他也並不急,畢竟還有十天的時間來選合作伙伴,等到選好後,又是商談與扳手腕的權益爭奪。 而九州科技內部高管層與技術管理層在協商,什麼技術能拿出去換取利益,什麼技術必須截留的時候。 這次會議的內部具體訊息,也傳到了西方各國和地區公司的高管層。 畢竟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英偉達、英特爾等跨國巨頭由於體量巨大和業務繁雜,內部權利複雜,所以只是草擬了一份意向,以及部分技術當做乳酪誘餌。 “如果九州科技拒絕了我們,大夏將迎來最不願意看到的場景。” 西方高科技企業聯盟的話事人之一,微軟某位高層神情沉重說道:“雖然我相信大夏企業會選擇後退一步,讓我們重新進駐。 但我們也應該讓他們知道,當初我們因為經濟波動問題,無法動用太過嚴苛的專利壁壘,但我們現在絕對有把握,毀掉大夏半導體市場。 九州科技的半導體工業體系產能,晶圓等基礎物資產能很高,價效比也不錯,但是高階製程的光刻機太少,整個體系的建立還沒有五年,不少工廠都在修建。 他們就像參天巨樹的初生,雖然未來前景很好,但卻沒有足夠的產能支撐市場,而我們一旦破釜沉舟,低廉的半導體和高科技產品絕對能夠讓他們血本無歸。” 今晚還在蓉城的這部分企業高管們,聽到微軟高層說的話,心領神會的笑了。 只不過這笑容中卻帶著些許苦澀 雖然大家都是高科技企業,但企業屬性卻各有不同,微軟這種企業的軟實力很強,但硬實力卻很差勁。 英偉達的黃老闆就坐在旁邊掩嘴苦笑,看著一位又一位精英高層在那裡揮斥方遒,突然就覺得這一幕好像似曾相識。 當初九州科技的共工系統席捲全球時,貌似微軟、谷歌也是這幅作態。 只不過當時大家都是奔著落井下石的方向去看,想趁著微軟、谷歌式微之時火中取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