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百八十五章 很難的,好吧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中央處理器是現代電子產品的核心,第一片cpu誕生於1971年,直到現在,全球cpu製造領域最有代表性的公司仍然是英特爾。 1971年英特爾推出的第一款處理器4004,整合了2300個電晶體。但是三十年後,世紀之初奔騰4處理器的電晶體卻能整合4200萬個,並且在短短的十三年後,酷睿i7處理器的電晶體數量達到18.6億個。 摩爾定律從一開始的預測,變成了行業定律。 在九州科技沒有插手cpu處理器這一行業之前,英特爾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cpu製造商,僅次於英特爾的是amd,二者的全球市場佔有率接近100%。 但這看似輝煌的歷史,卻有諸多平常人不知道的黑幕。 英特爾曾曝出me事件,證實有一個完全獨立的系統存在於英特爾處理器的內部。 這個系統不僅能夠讀取主系統的記憶體,還可以透過網路控制器連線網路,最重要的是,它甚至可以在電腦休眠甚至是關機的情況下執行。 科技公司? 間諜公司! 所以在泰坦處理器面世後,由於諸多原因導致,其股價在短短一個月內暴跌近24%,市值蒸發近645億美元,可以說,當時的財報是英特爾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所以英特爾在合縱連橫中出力頗大。 雖然在前段時間成功圍堵了九州科技的產品“外銷”,但作為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仍舊還有amd這些對手公司在針鋒相對,本來這還算可以接受的情況,但誰能知道九州科技的跨時代釋出會居然會弄出靈境登陸器這種虛擬現實技術產品,並且這個裝置對遊戲的支援也高德離譜,這突然的變故讓英特爾新任ceo十分難受。 2021年1月,新任ceo帕特·基辛格上任,在這位十足的技術大牛的帶領下,酷睿系列晶片終於迎來了7年來的第一次真正革新——首次採用10nm工藝,並且他還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復興計劃,試圖重回巔峰,並且對外宣稱將在2024年重新實現先進製程的趕超。 但是如今…… 受到九州科技泰坦處理器、靈境登陸器以及同行amd“不要臉的用功耗和堆疊搞效能”的影響下,英特爾在2022年的第一、第二季度仍舊無奈的壓縮訂單。 作為英特爾的老對手amd其實也不好過。 今年二月份,amd以490億美元對價完成對半導體廠商賽靈思的收購。受到該訊息影響,amd股價大漲,市值一度突破1977.5億美元,歷史上第一次超過了英特爾市值。 但amd也就雄起了這麼一下,隨後也被泰坦處理器給逼得與英特爾、平果這些公司聯合。 “對企業端的伺服器中,我們實驗室拿到的洛基x1在同類測試裡超過了我們的旗艦序列,對個人使用者的桌面處理器的泰坦處理器更是有跨時代的超越。 還有平果宣佈將在2023年前把所有的mac系列電腦全部轉換為m系列自研晶片。從m1、m1pro、m1max到m1ultra,平果正在迅速完善其桌面處理器的產品佈局,為將來完全剔除酷睿處理器做準備。 臺積電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量產3nm工藝,韓星也預計將在下半年開始量產3nm工藝。 我們不僅要和英偉達競爭訂單,還要和英特爾、平果競爭。 諸位,我不想隱瞞什麼,但是如今我們已經失去了偷呼叫戶裝置功耗讓其超頻的這一張底牌,九州科技的產品也只能封堵住一時,現在是全球化時代,他們的產品有極強的競爭力,會有很多人願意鋌而走險去走私。 未來該如何面對這日趨白熱化的競爭,這是個問題。” amd蘇媽的臉色也並不好,雖然手上的鴿子蛋還是那般璀璨,但是卻透著一絲蒼白。 不久前從英特爾跳槽到amd的圖形學專家米克,正陰沉著臉坐在辦公椅上。 他從英特爾遊戲&圖形部門主管變成副總裁,雖然是跳槽升遷,但肩上的擔子卻格外的重。 ceo在臺上講著製程、份額、訂單,他作為研發實時光追技術的專家,看到的卻是九州科技在釋出會上的那款遊戲所表現的光線技術以及引擎互動技術是多麼強大,甚至是無可匹敵。 虛幻五、寒霜這些引擎在九州科技展示的那款遊戲引擎面前,就像是正在學走路的幼童與能跑步的中學生對比。 從拿到第一手資料之後,米克就沒有睡過好覺,這下又聽著臺上那個女人在pua,是的,他是這麼認為的。 米克抿著嘴,十分痛苦的搓揉著髮量不多的腦袋。 而臺上的蘇媽還在揮斥方遒:“集全球之力,難道我們amd就找不到能夠研發出相同框架的人才了嗎?! 不是的,雖然九州科技做了很強的反破解設定,但我們依舊在耗費了大量泰坦處理器的情況下,查清楚了晶片框架結構。 可是我們無法設計,哪怕設計出來,臺積電方面的技術專家也表示無法代工!” yy 女強人皺眉搖頭,臺下的董事、技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