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百八十三章 時代的浪潮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由、張本煜、永源、張天浩等在場的技術高管也是神情思索。 “如果只是九州編譯器的話,或許並不能作為主要武器,如今夏為也有鴻蒙編譯器,安卓陣營也有類似的產品。” “而且九州編譯器作為中文編譯器,雖然對國人有很好的最佳化適應,但是卻易學難精,並且用九州編譯器做出來的產品除了登入平臺有限之外,也是在挑戰西方軟體語言演算法端的權威性,這或許會給用我們九州編譯器的企業造成很大的困擾。” “我們如果要做基礎底層的東西,恐怕還是需要上層建築走出國門,佔領全球小半以上的市場,不然很難改革。” 會議室現場的氣氛很熱烈,討論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年頭越是想往上走,就越需要有跨學科知識的幫助,九州編譯器這東西不重要嗎?很多學科都不需要程式語言嗎? 不可能的。 就連世界頂尖的天體學專家,都需要自己開發自己專屬的程式設計軟體,以取得更好更準確的研究結果。 而系統軟體工程除了開發系統軟體之外,也需要專注於硬體的調校和效能以及能耗釋放,甚至是關注散熱設計與材料的相性如何。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九州科技能做到一個小專案的管理,放到外面去都能做個專家教授、行業大佬。 而且雖然自家公司使用的九州體系知識裡基本沒有英語,但幾乎是所有人都會c++等語言,只是掌握程度深淺不定。 顧青在臺上接著說道:“我知道有部分人,或者說公司中有很多人都想過一個問題‘我們自己做的程式語言有必要公開嗎?’ 九州編譯器作為一個工具軟體,已經讓夏為、安卓這些陣營的工程師和程式猿們省了很多力,每年免費給他們用,他們還要顧慮什麼影響問題。 我作為九州編譯器的創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是不斷的變化。但是隨著這些年經歷的越來越多,我心中的答案也越來越明確。 我的觀點是,對我們公司對,我們大夏國人來說,中文程式設計是必須的,九州編譯器不僅要免費給聯盟的成員,還應該給全世界所有符合條件的公司以及普通愛好者們。、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程式設計已經從一個學科行業知識越來越普及應用到各行各業,幾乎所有智慧化或者計算機化的行業都離不開程式設計,甚至很多人不需要寫字,但必須使用軟體。 各位,在不知不覺中,程式語言已經在很多行業取代了傳統語言文字的地位,可怕的是很多人都還沒有這個概念。 在上個世紀,我們的專家學者們為了科技進步,郭嘉發展,曾提出了將漢字拉丁化、拼音化甚至是直接廢除漢字,採用英文。 《控衛在此》 認為如果不這樣,就無法更容易的學習到西方先進知識,無法讓郭嘉如同西方列強一般快速強大。 試想一下吧,假如當初真的廢除了漢字,我們現在全部都說英語,不需要背文言文,不需要練習書法,若干年後,我們就將如同隔壁的高麗。” 說到這裡,顧青突然笑著說道:“高麗這個郭嘉就是廢除了漢字,結果現在他們自己人都看不懂自己的史書,挖出古代文物都要靠我們這邊的專家去幫忙辨識。並且哪怕是改字換語,他們那拍腦袋決定的語言文字甚至無法應付正常生活,就連身份證上都需要新增漢字作為補充。 哦,我忘了,他們還在對漢字申遺,真是搞笑。” 或許是想到高麗在文化領域的諸多奇葩事情,會議室裡不少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全世界都是高麗的,可惜它不認祖宗。” 顧青等眾人笑了一會兒,才接著說道:“大家應該都記得要學程式設計,肯定要背各種‘關鍵字’,而這些關鍵字全都是英文,如果是起初英文不好的人,經過關鍵字學習後,英文水平也會有相應的提升。 所以在其他公司,越是程式設計技術強的公司,他們的程式猿就越會強調變數命名之類的必須用英文,甚至註釋都必須使用英文。 當然也不是沒有使用拼音的,但是如果使用大量的拼音來進行變數命名,註釋則直接使用漢字。雖然難度直線下降了,但是卻會暴露出更致命的問題。 用拼音做變數名,一旦文字過多或者時間太長,很可能程式猿自己都不能確定這段的意思,也就被迫要寫大量的註釋,不然以後都搞不清楚在幹嘛。 我想現在大家應該只要程式語言的重要性了吧。 科技社會對程式設計的依賴,就像電子產品對電的依賴一樣嚴重,而我們必須要學習英語來保證程式設計技術的不落後,這會導致大夏漢字逐漸成為末流。 就類似於我們千年傳承下來的中醫,在現代醫學面前舉步維艱。 從世界科技的發展來看,計算機系統是由西方發明的,api、指令集,甚至於核心框架都是基於英文,這是在我們未拿出共工系統時的環境。 所以如果我們想讓這個環境變得更加生態多元,那麼就必須用更寬廣的胸懷去擁抱世界,融入世界,讓全世界的程式設計人員、工程師們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