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98章 控電實驗進度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大夏的全產業鏈覆蓋,只要抓住了這次技術轉移和升級的機會,必定能夠重回昔日的光輝。 當然光刻機也並不能代表全部,畢竟荷蘭AS-ML阿斯麥光刻機也可以授權賣給其他國家。 所以接下來我們的重點除了在資訊產業和半導體產業上面繼續努力外,還需要在目前炒的最火熱的‘環保能源’這個專案上努力。 當然,我們大夏是一個發電量大國,19年發電量為7503.4TWh,在我們後面的老美才4401.3TWh,我們差不多是他們的2倍,是排名第三的印↑度↓的5倍,因此在能源發電方面我們無需擔心。 所以我們需要著眼的地方是儲能,也就是電池。 其實這個賽道的玩家比半導體行業的玩家還多,因為它不需要世界頂級的光源和高尖端製造能力,就可以研發。 但這個賽道也是一個堪比半導體行業複雜的行業,比如發展了這麼多年,已經到瓶頸的鋰電池,就需要的基礎科學和化學和電氣、控電、材料等專業的知識。 而目前在電池領域這個賽道奔跑的玩家就有我們熟悉的松下、日立化成、東芝、寧德這些公司。 我知道可能有人在想,貿然進入這個領域,我們九州科技會不會跌腳後跟,這個擔憂是正常的,但也是不需要多慮的情況。 接下來,就讓我為你們介紹,今後要與大家共事的一位同事——陸教授。” 隨著顧青右手一揮,高管席位中站起來一位地中海,面容頗有些滄桑的男人。 他穿著略顯陳舊的黑色西裝,襯衣領口有些捲曲,戴著黑框眼鏡。 面對著眾人的故障,路棋頗為拘謹的鞠了一躬,然後說道:“感謝顧總的信任,感謝大家的歡迎,我會做好應盡的職責。” 話音落下,他便坐回了位置上,神態沒有輕浮。 對於這位不善言辭的教授,顧青是知道他到底有多大的譜。 北大教授、博士生導師,特殊津貼專家,材料科學家。 由他主持研製開發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材料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水平,創新合成了“鈷酸鋰”材料。 雖然都是十年前的“老黃曆”了,但為了請到這位大佬,顧青雖然沒有三顧茅廬,但也是讓莊教授說情,又付出了鈦鉭星仿生機械假肢的療養園區兩個名額,和一些隱秘條件,才讓這個倔老頭過來當“外援”。 對沒錯,付出了這麼多也僅僅是當外援而已,這位大佬現在還在領著一個大專案。 對他而言,來九州科技算得上是提攜後輩,指點下行業研發,讓九州科技少走點彎路,所以日常實際研發這些,人家並不會參與,也沒有空天天呆在蓉城。 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在電池這個專案中,張天浩等人早就開始了預研,現在更多的是查漏補缺,然後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顧青點破一些難關,讓其一舉突破。 陸教授的到來更多的算得上是一種背書,免得到時候產品拿出來,太過驚世駭俗導致一些不該有的問題出現。 並且不止於此,在這場會議之後,過幾天顧老闆還需要出席另一家公司開的會議。 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要進入一個行業,首先就應該找一些行業裡的朋友帶進去。 當然找朋友少不了帶禮物。 回到自己的研究室,伸了個懶腰後,顧青坐在人體工程椅,拿著蛟龍X1看了會兒資料後,突然憑空問道:“玄武,張天浩他們控電專案的試驗進度如何了?” 蛟龍X1的螢幕上陡然出現一個小的檔案頁面。 顧青順手開啟了它,耳麥中玄武的機械音傳來。 “從最初一號到十號樣品的減少百分之十能耗,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三階段,一號到十號樣品可以減少大約百分之二十能耗,具體資料在檔案後附。” “他們現在已經進入了第四階段了嗎?”顧青問道 “目前還沒有,因為您將比亞蒂正在研發的第二版刀片電池相關資料傳給他們後,實驗目前陷入了停滯階段,張天浩等人正在估算新款刀片電池的能耗與發電量以及蓄電效果。” “看來他們還是很踏實的。” 顧青翻閱了一些實驗報告,嘴角不由得有些微翹。 如果不是技術發展需要,他現在甚至都有點不想插手電池這個領域了。 比亞蒂、寧德這些企業還是有些對他胃口,知道踏實做研發,不搞那些吹噓虛假概念的花招。 “是的,先生。張天浩等人的平均睡眠時間,每天只有六小時,而在實驗室學習研發的時間,每天都超過了十四個小時。” 聽到這個情況,顧青倒是沒有做多少感慨,畢竟他本人在還沒有桃夭這些輔助飲料的幫助下,每天搞學習和研發的時間都超過了十四個小時。 “研究室生物體探測器傳過來的資料,你要隨時監測,如果他們身體情況有問題,就通知去體檢。 還有讓食堂做的營養餐再好吃點,品種也豐富些,整天搞那麼淡,我們又不是病號。” “好的,先生,已為您通知所有園區內的員工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