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18章 京北方高管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由事業正盛,加之顧青對九州科技所有中高層管理的特殊照顧,桃夭全天候供應,所以頗有些意氣風發的少年感。 “顧總,我已經整理好了。OLED螢幕的結構設計與製造技術,從大尺寸面板到小尺寸面板的,一共有兩千五百餘項。” 這是董琦第一次聽到這麼具體的數字,不由得大為震驚。 考慮到後面談價要董琦前去,顧青解釋道:“螢幕技術關鍵在蒸鍍機、OLED小部件、畫素點排列這幾個分類。 其中蒸鍍機類似於我們造晶片的光刻機,幾年前這個機器只有霓虹一家公司能做,而韓星還是那家公司的大股東,所以要京北方這些企業一直只能在韓星後一步跟進,遲遲無法獲得突破。 而我們半導體部門從原材料到蒸鍍機都是自研開發,所以才能製造出捲曲屏,申請的可公開專利數量也就達到了如此之多,當然除此之外還有特殊生產裝置,這是我們的一個強大優勢之處。” 董副總吸了口冷氣。 他只能看到每個季度半導體部門的龐大研發金額,但對技術詳細情況還真沒有部門具體負責人清楚。 “這次和大夏螢幕供應商他們的合作,最主要就是給京北方這些公司授權以及生產線調整、裝置標準統一問題。 李由你要多給董副總講講其中門道,月底你們兩位可要同上戰場。” 顧青撂下這話,就首先走出了辦公室,鈦鉭星部門的有幾個專案最近進展有些快,他時常都要去檢查。 至於京北方願不願給錢,或者能給多少錢? 那根本不是問題。 今年2月份,國開行某分行發放首批專項流動資金優惠貸款,其中京北方及其關聯企業就拿到了18億夏元的貸款,並且之後京北方股價上漲逾3%,市值超過一千七百億元。 而且京北方財報顯示,其在合肥高新區已建有3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總投資規劃超過1000億元。 這1000億夏元的蛋糕,九州科技靠技術授權和裝置以及生產線改造,會啃不到一塊大蛋糕? 更不要說以後想用捲曲屏,也無法繞開的原材料和特殊部件及結構授權了。 有的人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卻流傳著他的傳說。 天剛亮,京北方的副總劉肖西就已經來到了公司。 雖然京北方不是網際網路公司,但總部員工還是起早貪黑的忙碌著。 “韓星這一步臭棋,真是害人又害己。”劉肖西嘆了口氣。 現在全球每4塊液晶螢幕,就有一塊來自京北方。 從投建第一條5代LCD生產線,到全球首條10.5代LCD生產線的成功量產,如今的京北方已擁有14條半導體顯示生產線。 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顯示器、電視顯示屏等五大應用領域雖然螢幕素質不是最頂尖的,但是出貨量卻可以靠著價效比穩居全球第一。 可惜遇到了韓星天龍One這一波事故,導致京北方最近的股市有所波動。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現在天龍One的事故原因還沒有定論,但在眾多勢力的推波助瀾下,又或者說韓星破釜沉舟的拉人下水心態,此次事故矛頭大多都指向了OLED捲曲螢幕問題。 雖然九州科技的螢幕這麼久都沒鬧出過這種事,雖然OLED螢幕本來是很安全的,雖然京北方根本就沒捲曲屏這個業務。 但媒體不就是吃這碗飯的麼? 將白說成黑,又或者從一大堆問題中,找幾個不輕不重的小問題進行重點評判。 其實劉肖西等京北方高管都習慣了這種潑髒水的汙衊手段。 畢竟從京北方出道開始就被某些勢力戴上了各種負面記號的帽子,其中那一句對螢幕的調侃更是傷害深深。 不論是測評還是使用者使用體驗,只要一提到周東於螢幕,其他人看到的同時,除了會心一笑,內心對京北方螢幕的感官也會下意識降低些許。 其實韓星螢幕的排列也有劣勢,但就是靠先發優勢和技術壟斷,以及輿論影響,才在高階市場巍然不動。 劉肖西坐在辦公桌前,收拾整理檔案,然後調整著心態。 今天還要和九州科技的董副總商談要事,他的心頭頗有些揣揣。 九州科技現在風頭正盛,一個捲曲屏打得韓星慌亂之際行將踏錯,損失無法估量。 其高管團隊除了神龍見首不見尾整天搞研發的顧青,最為外人熟知則是董琦。 坊間傳聞這位董副總祖上是清十三行的人,心思縝密到九州科技如此高速發展,筆下批示的專案超千億,都沒出現過一筆壞賬。 還有一位則是“名不見經傳”的九州科技半導體部門負責人李由。 年輕時候在國內幾大半導體廠商輾轉多次,最終到了九州科技大放異彩,在諸多專案上都有所建樹。 “也不知這兩位會拿出怎樣的籌碼,他們真的願意拿出新螢幕生產線麼?” 劉肖西心中頗為期待。 不多時,助理推門而進。 “劉總,九州科技的董副總一行人到了,正在會客廳等候。” “好的,他們來的還挺快。” 劉肖西整理了下儀表,這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