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6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工地上當了幾天監工,顧青又做起了空中飛人。 產品再好,也需要有人買單,在飛機上他還在思索著。 全球排名前三的晶片製造商韓星、英特爾、臺積電均達到百億美元級別。 從工藝製程來看,臺積電走在行業前列,目前已大規模生產10nm製程晶片,甚至表示7nm製程將於18年量產。 大夏國內最領先的代工廠商夏芯科技目前具備28nm製程量產能力,14nm正在試生產,爭取18年底進入客戶驗證階段,並且12nm研究也有了眉目。 相比之下而臺積電於11年便已具備28nm量產能力,雖然落後一個大版本,但所幸還沒有徹底掉隊。 旁邊的毛熊家,14年荷蘭Mapper公司與俄RUSNANO公司合資在莫斯科組建一家生產無掩膜光刻機核心元件微機電光學元件的工廠。 Mapper公司多束無掩模光刻機,可以用於32奈米制成,其核心部件即由俄羅斯製造…… 俄國內半導體消費市場不到全球份額2%,所有用到高階晶片的產品都是直接財大氣粗的購買。 低價賣本國自然資源,高價買外國高科技產品。軍工這塊更慘,外貿要用先進的電子元件還需要美利堅批准,不然用俄國的技術落後太多。 雖然半死不活的毛熊,才是好毛熊。 但也是因為看到老大哥這種遭遇,大夏官方才更加不遺餘力的扶持相關產業。 補貼、減稅、招工、用地,各種招數都出了,這才換來了今天的局面。 不然美利堅會怕大夏?會掐脖子? 開玩笑。 “哎呀嘛呀,真冷。” 下了飛機,身體不是很好的顧青打了個冷顫,浦東市的天氣比蓉城要冷一點。 安和堂很有眼力見的為自家老闆披上了自己的大衣。 這一次接機的,還是夏為的人。 “副總裁已經在酒店為顧總準備好了宴席。” “唉,還是多虧了於大哥,不然又是一筆糊塗賬。” 顧青嘆了口氣,接機的人不敢做他言。 這事還要從之前顧青給的那一份技術向檔案說起。 5億夏元,在這種大型專案上來講,並不夠,本著為後輩著想,於程東聯絡了夏芯科技的朋友,旁敲側擊問了下大概情況,結果聊著聊著,一個不算新聞的新聞劃過了他的腦海。 16年,夏芯科技公司宣佈在浦東開工建設新的12英寸晶圓廠,總投資超過675億夏元,這座工廠將使用14nm工藝,這是夏芯科技最先進、同時也是國內最先進的製造工藝。 新的12英寸生產線專案預計總投資超過100億美元,將透過合資方式建設未來每個月可容納7萬片的產能規模。 電話那頭的朋友還表示,這個生產線正在加速研發過程中,力爭在2018年底實現突破。 這就很不湊巧了,九州科技的那個小夥子也在搞十二英寸生產線,並且那技術看起來不需要再一年的研發…… 到時候,如果這小子的工藝真的如同檔案上所說,經過大規模擴產,能達到一個月幾十萬的高產量,那豈不是大水衝了龍王廟? 要知道夏芯科技的實際月產量目前都沒有十萬片。 為了挽救未來或許存在的危機,於程東這才聯絡了顧青。 雙方交流一翻後,顧青也是後知後覺,當時自己只顧著將技術本地化處理,忘了自己其實並不是孤身一人在戰鬥。 讓玄武查了下情況,才知道,雖然受限於技術專利和裝置的壟斷,夏芯科技並不是最好的,但人家的的確確在努力中…… 這就有些尷尬了。 而且對於程東所持有的保留態度不同,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搞晶圓廠可不是騙補貼或者小批次生產的。 方舟反應堆提供能源,各大機械臂參與操作,玄武智慧程式接管每個流程,簡直是飛龍騎臉,怎麼可能失敗? 所以,為了大家能夠都有一個好的未來,於程東聯絡了夏芯科技那邊的夥伴,打算讓顧青和對方好好商談一下。 不然等雙方都下場了,豈不是窩裡鬥? 當務之急是爭取晶片製造程序的提高,可不是晶圓生產的問題,先解決有,才能有資本去說多。 幾日未見,再次相聚,於程東看向顧青的目光中多了許多不明的意味。 這個身材有些許瘦弱的年輕人,搞出來的技術竟然比那麼多工程師搞出來的成果還要先進。 天才之所以被稱作天才,或許就是如此吧。 讓普通人看到了也只能覺得歎服,而生不起嫉妒。 “於大哥,晚上好啊,讓您請客吃飯,真是破費了。” 嗯,這小子還算有點禮貌。 於程東笑著擁抱了下顧青。 “這邊天冷,注意保暖,別感冒了。” 顧青點了點頭。 “今天的飯局還有一位是夏芯科技的執行副總裁,高山,南開大學管理學博士。13年他被委任為夏芯科技的戰略規劃執行副總裁,然後被調任為執行董事,今年七月又被任為夏芯科技公司的聯席公司秘書,說話分量是足夠的。” 頗有些長輩關懷的感覺,於程東給顧青透著底。 “今天這頓飯,你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