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1章 你也配 (第1/2頁)

加入書籤

如果要感受最有朝氣蓬勃活力的新生代公司生活,那麼各大高校聯盟的創業孵化園肯定是個好去處,只不過這些公司普遍壽命極短…… 李由剛到蓉城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感覺自己被騙了。 你見過哪一個有背景的大公司把早已參工多年的人安置在大學孵化園裡的? 並且不是將其中一個,而是安排了十幾個人才,這其中最差都是進入半導體行業三年的工程師。 那個不是有技術的? 那個不是月薪五位數的? 因為人未齊,辦公樓未修好,就天天讓他們在孵化園裡摸魚? 安置費一人十萬? 初期適應,做好準備工作後,休假一個多月,三月春節初七過後正式上班? 好吧,大家工作這麼多年也是有點累了,放假輕鬆一下挺好的。 李由反正是沒看到有人離職…… 在對員工的待遇方面,顧青從來都不吝嗇。 創業最開始的時候,底薪是低,但提成卻不低,有了資金,除了水軍之外,九州科技公司就沒有一個正式員工的月薪低於四千。 哪怕是食堂打菜阿姨都是四千五的月薪。 當然高薪需要的是高標準,打菜阿姨的四千五,其中就有一項任務便是每天檢查菜品新鮮與否。 如果菜品有問題,那麼她也會被追責。 這種安排多不多餘,顧青不知道,反正職工食堂從來沒有出現過有人吐槽食材不新鮮的,最多也就在【界碑】的公司論壇裡,匿名吐槽菜品不合口味。 沒有一個人是廢物,只要用對地方就行。 張元豐作為挖牆腳熟練工,在人員到齊後第二天就給顧青打好了報告。 應道二十人,實到十九人。 顧老闆欣然微笑點頭,百分之九十五的成功率,很不錯了,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他根本沒想過。 畢竟世事如棋,豈能盡如人意。 和這些未來的“技術骨幹”們攝淺談深交了幾天,顧天才高屋建瓴般的提點了幾句,又展望了一下未來,算是勉強畫餅,收住了一點大家散亂的心。 一月十號,等到大家倒時差、處理個人事務這些事情都解決後,顧青終於和他們開了一個正式的會議。 從點頭之交到深入溝通,幾天的時間,這些原本還有些揣測又帶著點心高氣傲的工程師們都放下了部分防備,也是時候可以更進一步的了。 這一次的會議地點是郊外製造廠的會議辦公室,一路上專人護送,當然也是讓這些工程師瞭解下公司製造廠的規模和未來將要工作的地方,雖然那個地方現在還在施工中…… 製造廠後續擴建的會議室還是比較多的,並且足夠安全。 顧老闆選了間大概五十平米的會議室,佈置的有些像學校教室。 有空調和暖氣,所以顧老闆穿著有些單薄,而其他人也是加厚西裝脫在一邊,穿著襯衣開會。 當然董副總也在其中,等會兒有些事情,他必須要親力親為。 顧青把每個人所擅長的區域劃分為了三個小組,然後發放了一份對應的資料,當然目前是沒有組長的,劃組只是為了更好的劃分工程任務。 晶圓是指矽半導體積體電路製作所用的矽晶片,由於其形狀為圓形,故稱為晶圓;在矽晶片上可加工製作成各種電路元件結構。 一般步驟是先將二氧化矽礦石經由電弧爐提煉,鹽酸氯化,並經蒸餾後,製成了純度高達99.%的多晶矽。 晶圓製造廠再把此多晶矽融解,再於融液裡種入籽晶,然後將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圓柱狀的單晶矽晶棒。 由於矽晶棒是由一顆晶面取向確定的籽晶在熔融態的矽原料中逐漸生成,此過程稱為“長晶”。 矽晶棒再經過切段,滾磨,切片,倒角,拋光,鐳射刻,包裝後,即成為積體電路工廠的基本原料——矽晶圓片,這就是“晶圓”。 我們常常聽到幾英寸的晶圓廠,就是指矽晶圓的直徑,直徑越大,代表著這座晶圓廠擁有的技術越好。另外還有scaling技術可以將電晶體與導線的尺寸縮小,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在一片晶圓上,製作出更多的矽晶粒,提高品質與降低成本。所以這代表6寸、8寸、12寸晶圓當中,12寸晶圓能製造出更多的晶片,有更高的產能。 當然,生產晶圓的過程當中,良品率也是重中之重,這要每一關牢牢把控,所以這些步驟都是需要劃分,專人專項。 “這是背後專家組的指導建議和規劃麼?”李由看著檔案上的敘述,心中頗有些驚訝。 上面先是說了每個專案的標準要求和進度,然後詳細列舉了該小組的工作任務和會遇到的重點、難點,以及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簡直就是把他們當做學生一樣,恨不得把進車間先出左腳還是先出右腳都給寫進去。 雖然心中大受震撼,但李由是一個穩妥的人,為了妻子,他早已打定主意,就算在這裡天天007,上司也是胡攪蠻纏,過的再不爽,他也要等到妻子參與實驗,並且成功恢復。 有家庭的中年人,抗壓能力一般都很強,所以也是黑心老闆們最喜歡壓迫的群體之一。 顧青掃了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