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當初的手筆 (第1/2頁)

加入書籤

吱呀。

啪嗒,啪嗒……

等了些許時間,從監控上看到夏為科技公司一行人走遠了,顧青仍然端著手中的茶杯。

“獬豸,檢測環境,重點探查是否有未註冊電子產品和監聽裝置。”

輕聲的吩咐中,會議室裡面的其他工作人員都下意識屏住了呼吸,不再做一些大動作。

很快,會議室響起了略顯機械的磁性聲音。

【檢測結束,目前未發現未註冊電子產品和監聽裝置,是否需要繼續低功耗檢測】

“嗯,保持原狀態吧。”

【收到】

哪怕是在水泉發射中心,這個特殊的地方,顧青都從來沒有放鬆過警惕。

在做完這個操作之後,他才轉過頭,看向李建、張天浩、周易等人。

主動開口說道:“在月球基地的建設和運營中,確保地月通訊、月球星球內通訊與導航系統的自主性和可持續性,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通訊與導航系統的自主性,意味著這些系統需要能夠在月球上長期執行,而不依賴藍星地面指揮中心和通訊基站的支援。

這意味著月球基地需要建立自主的能源供應系統,並且不會是小功率的太陽能發電。

根據我們的實際監測資料,這些專案要想落地,以我們的飛船荷載量來說,都需要三次發射。

大夏航天集團的飛船雖然不需要運送如此多的智慧機器人登月,但他們的飛船空間容量本就不大,所以發射次數也不可能低於三次。

看來,大夏航天集團和咱們有類似的想法。”

張天浩在一旁點頭道:“重複登月,建造永久基地。”

李建也開口說道:“月球上的能量來源非常單一,僅僅以目前我們探測的成果來看,還不具備大型能源開採條件,所以當前還是太陽能和核能這兩種能源資源是主要能源來源。

但是想要在月球上面,安全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儲能,也面臨著一系列技術挑戰。”

“太陽能電池的效能,大夏官方掌握的技術已經領先不少,但要適配一個基地的用電量,那需要安裝的面板可不是小規模。

核能源的安全性,在藍星地面都無法得到穩定保證,更何況是在月球上面?

而且由於月球上的極端環境和封閉性,通訊與導航裝置時時刻刻都在經受考驗,一直在受到月球表面塵埃、高溫、低溫等因素的影響,這也就需要工程師對其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

有顧青開頭,很快這些工程師就開始議論起來,並且隨著議論的內容變遷,話題越來越深入。

不過,畢竟是在水泉發射中心,不是在九州西南發射中心,所以眾人議論的時候,對自家的保密技術,可以說是守口如瓶,根本就沒有一點洩露。

但是對他們掌握的美利堅NASA機構、歐洲航天局、北極熊航天部門這幾個機構和勢力的技術,卻都知之甚深。

高頻寬低延時廣覆蓋通訊、自主導航和位置服務、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一個個技術專案被提及。

只不過,眾人臉上的嚴肅神情,卻沒有其他變化。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些專案,此時已經不是九州星海公司,或者說,已經不是九州科技的月球工程難題。

並且隨著九州航天員與那些智慧機器人,執行的月球探索任務日益複雜,以及對月球資源的勘探和利用計劃的不斷拓展,涉及的科學技術領域將會更加廣泛。

地質學、天文學、物理學、材料化學、通訊、量子……無數學科,在月球基地建設這個專案上,被統一到了一起。

高解析度的地形影象、月球地殼成分分析、太空天文觀測資料都需要大頻寬傳輸。

月球智慧機器人、月球工作車的遙控操作需要低延時通訊,以便操作員可以及時響應地形變化或障礙物。

用於地面控制中心與月球基地之間的資料傳輸,就需要光通訊、量子通訊。

自主導航技術更是月球探測器、月球車和航天服的必備功能。它極度依賴鐳射雷達、相機、陀螺儀等科技裝置,來獲取周圍環境的資訊。

並且透過處理和分析資料,實現實時的位置和姿態估計,增加月球探測任務的安全性,降低任務失敗的風險。

而這些技術,九州科技都已經進行了商用版本的技術下放。

商用版本都打的那些專業領域的佼佼者們,痛哭流涕,選擇上門合作。那商業版本之上的航空航天版本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