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著陸(4K) (第1/1頁)

加入書籤

“各單位注意,下面開始通報正式著陸地點座標:東經103.,北緯30.。” 精確座標被通報,九州航天安保的車隊與蓉城市局、大夏航天集團的官方工作車輛,也都開始了各自的動作。 在大夏航天集團的車隊裡面,有幾位中年工程師,正神情凝重的看著自己手中的工作平板。 不時有著交流。 “沒想到九州科技真的願意和我們共享座標資料,甚至是讓我們近距離迎接登月航天員們。” “是啊,這才幾年時間,九州科技就走完了我們幾十年的道路,或許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還是有些鬆懈了。” “無論如何,九州科技已經證明我們的技術路線是正確的,JZ-404火箭也足夠支撐登月任務,後續只要我們將資料消化吸收,就能夠開始我們的登月工作了。” “從嫦娥三號、四號、五號、六號到七號,登月成功率高達100%,我們登完月球正面,又征服了月球背面的複雜崎嶇地形的登陸任務,我們擁有了基於科學任務需求,在月球表面任意選擇著陸區的‘全月面到達能力’,對比其他機構而言,已經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但是和九州科技比,我們還是慢了。僅僅六年時間,九州科技就掌握了從月球環繞、地月直接轉移、月面軟著陸、月面巡視、月面取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月地高速再入返回等一系列工程能力。” “現在看來,我們的嫦娥八號,或許需要有更完善,動力更足的軌道控制與姿態控制發動機,並且必須要儲備大量的燃料,不然,遇到一些意外,很可能規避不了。” 當一位高階工程師說到這個事情的時候,這輛專車內的氣氛突然寧靜了下來。 有人眼神凝重,有人開始深呼吸,還有人沉默著點頭回應。 今天SpaceX星際探索公司的星鏈衛星大規模墜落,不僅有公告,還有很多行業專家猜測。 但,不論是技術方向的猜測,還是外太空有隕石、太陽耀斑這些猜測,最終,任何一位行業專家,都會下意識將目光放到今天九州科技的登月飛船和探月飛船上面。 這就是和尚頭上的蝨子,明白的事情。 再怎麼巧合、事故,也不能忽略星鏈衛星和九州科技的“前車之鑑”。 最後,還是一位年級頗大的工程師,語氣感慨道:“這種事情,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足夠多的預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當然,我們或許也可以去找九州科技,溝通學習一下相關規避技術。” 一提到九州科技,這群工程師又有了新話題。 “我看到他們的機器人,應該搭載有高解析度立體相機、月球微波成像雷達、寬譜段紅外光譜成像分析儀、月球中子伽馬譜儀、環月磁強計。 在之前給我們分享的資料裡面,只有那種高解析度立體相機才能實現百公里高度0.5全色解析度的同時,還能實現大於18公里的成像幅寬。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此等能力的月球遙感相機,不過九州科技在光刻機領域的技術發展非常快,應該是有技術儲備。” “老張,腦海說漏了一個,九州科技的探月機器人,很早就搭載了微波成像雷達,也就是這種雷達,可以克服無光照條件,直接對月球永久陰影區進行高解析度成像,解析度可以達到1米,直接為飛躍探測器規劃行進路線服務。 這幾年,九州科技甚至可以將這種技術共享給比亞蒂這些車商,很明顯九州科技的微波成像雷達的解析度,恐怕不止是一米那麼簡單。” “按照我們當初的設想,月面科研站需要多個探測器在較近距離範圍內聚合,因此必須具備定點著陸能力,而要實現定點著陸目標無外乎兩種手段,一種是影象匹配導航,另一種是無線電信標導航。 可以預見,九州科技絕對已經攻克並且實驗了這兩種手段,在幾天前共享的操作資訊裡面,我看到了他們有比我們設計更詳細的姿軌控資訊,這些資訊能夠幫助他們更精確控制探測器和飛船引擎動力,實現精準到米的準確著陸。” “我們的飛躍探測器在永久陰影區完成一次探測任務後,再飛到光照區充電,充完電之後再進行下一次永久陰影區探測任務,這種全新的探測器任務風險還是比較高。如果能夠拿到九州科技的固態電池技術,或者是成品,應該能夠減少充電次數和時間。” 在目前的公開資訊中,大夏航天集團與美利堅的NASA,在月面科研站選址專案上,都看上了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撞擊坑附近區域。 雖然九州科技也有月球基地的規劃,但是因為九州科技的專案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所以目前還沒有外人知道九州科技到底中意那一片月球區域。 並且現在九州科技在月球背面和月球正面都有訊號站,同時都有機器人佈置,這也更讓人難以猜測。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