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出艙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夏陰星曆,大夏時間1027年25日,上午九點整。

大夏航天集團的神舟登月飛船傳出了新的訊息。

“這裡是水泉發射指揮中心……請三位航天員配合系統裝置檢查身體健康狀態和飛船狀態。

十分鐘後,飛船艙門將會開啟。”

顧青就在指揮中心的一個操作檯前,看著這一幕幕發生,心中頗為感慨。

開啟艙門之後,就是航天員印上腳印的時刻。

特別是自家航天員已經登陸過幾次之後,再看大夏航天集團的動作,就彷彿有種“傳承”的感覺。

當然,顧青也相信,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件事,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九州星海公司可以多次往返兩顆星球,那是因為飛船材料和動力引擎的材料足夠優秀,最開始的設計就是為了常態化的高強度飛行任務而進行的開發工作。

而大夏航天集團與九州星海公司的合作還是比較偏向於保守,僅僅只是資料方面進行合作,而非系統軟體與硬體部件、材料都進行合作。

所以顧青估計大夏航天集團這次登月成功之後,可能至少兩年內都不會再進行載人登月,而是會繼續保守的選擇進行曾經做過的探月任務,派遣機器人到月球上來。

看著大夏官方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薛徐強的鬢角白髮,顧青心中平和。

“都要登月,一味地阻止你們,不如合作。只有掌握你們的技術進度和專案發展,我的月球基地建設才不會出現意外。

當初給過選擇的機會了,希望你們不要事後諸葛亮的時候,錯怪我。”

十分鐘的時間。

三位航天員都有條不紊的做著自己的工作。

“報告,裝置檢查完好、能源充足……”

水泉發射指揮中心的工程師們,一一記錄著這些資料,並且根據航天員們的反饋,記錄備案的同時,緊急開展討論。

十分鐘,一個普通中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甚至如果學校大一點,都不夠到小賣部買東西跑個來回。

但是在這十分鐘的時間裡,一堆可以讓博士生當做重要課題研究的專案,被一一“驗證”、修改、最佳化引數。

等到時間結束,有工程師才發現自己的背後已經滿是冷汗。

但飛船已經沒有再多停留的時間。

月球軌道上還有對接的飛行器在工作,等待神舟飛船返航。

最後,總指揮薛徐強叮囑道:“時刻注意各項資料,你們身旁都有機器人輔助,如果遇到特殊情況,請記住一定要冷靜。

九州星海的智慧機器人能夠提供能源和氧氣……”

確定一切都沒有問題,兩位航天員依次按下了座位開啟按鈕,將自己周身的束縛解開。

隊長等到兩位隊員做好了準備,才按下了艙門開啟按鈕。

九州科技的登月飛船有一個可以容納多人,進行完全封閉的隔離區,大夏航天集團的神舟飛船卻沒有這個“奢侈”的設計。

不過有一個設計是被應用到的,那就是艙門旁邊的“扳手”。

如果電子程式沒有成功開啟艙門,航天員們可以用人力轉動扳手,用機械開啟方式,開啟艙門。

咔咔的聲音——

當然是沒有的。

就像是看無聲的默片,兩位航天員看著艙門在電機的驅動下,緩緩開啟。

一望無垠的月球,出現在他們的視野當中。

兩位航天員對視了一眼,然後同時瞥了眼身後的隊長,隨即深吸了一口氣。

轉身。

邁步。

啪嗒。

當大夏航天集團特製的登月航天鞋碰觸月壤表面後,和當初九州科技的登月直播一樣,鞋子立即像在剛剛下過小雨的泥地上留下車轍和碰觸痕跡一樣,穩穩當當,十分清晰。

一個腳印落了上去,然後又一個腳印邁步踏出。

而且大夏航天員們的腳印,也和九州航天員們的腳印一樣,有著“顏色分層”,月壤的內層比表層那一層灰燼的顏色要深得多。

官方直播間的導播是會給鏡頭的,對於腳印,更是給了有足足三秒多鐘的定格特寫。

看著面前這一望無際的寂寥和深邃幽暗的宇宙,第一位印下腳印的航天員神情感慨道:“呼,這就是月球嗎?”

這一幕,在經過十幾秒鐘的稽核環節之後,同步上傳到了大夏航天直播間。

哪怕是進行了分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