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被不少“作家記者”盛讚的中世紀歐洲,有優秀的文藝作品綻放,也有盛極一時的“西醫治療方案”——放血療法。

雖然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推動這歐洲文明高速發展,但此時此刻,歐洲的人們依然不知道傳染病是怎麼回事。

在抗生素尚未誕生,歐洲醫學還在黑暗之中摸索的時候。

放血療法,就是此時醫學殿堂的聖盃。

不僅如此,放血療法在這個時候,還發展出了不同流派。

以放血器具而論,嚴謹的德國醫生就使用彈簧控制的放血刀,可控制切割深度以免切斷神經或肌腱。

不列顛的醫生,更願意使用精美的弧形細彎刀——柳葉刀,後世的著名醫學期刊《Lancet》(頂刊《柳葉刀》)即以此得名。

而崇尚自由浪漫的法蘭西人,或許是不喜歡堅硬、鋒利的手術刀,他們更喜歡“鮮活溫柔的生命放血”——用水蛭進行放血。

亦如他們的膝蓋,水蛭總是能夠柔軟的“舔舐傷口”,根據文獻報道,一年之內,法蘭西的醫生們,就從其他國家進口了超過四千萬水蛭,用於放血治療。

隨後更是在放血療法之後,發展出了“休克療法”。

比如其中的佼佼者——電休克療法,以一定量電流透過患者頭部,導致全身抽搐,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在當時,這是一種很有效的療法。

對待疾病,西方醫生們採取的策略,此時此刻也與金融市場有著相似的“流派”。

在霓虹島國,越來越多的財閥聲音被喊了出來。

他們要經濟自由化、經濟私有化、經濟穩定化,要霓虹島國官方實行緊縮的金融和財政政策。

雖然上世紀,才有一個龐大國家因為這套療法而真的休克癱瘓,隨後四分五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套療法對資本增值,實在是一種無法割捨的美味療法。

而且已經積重難返的霓虹島國,好像也無法抵抗這種自上而下的壓力。

於是,在股市崩潰之後,霓虹島國銀行推出了更誇張的量化寬鬆政策、自由經濟政策。

甚至霓虹島國負責財政的大臣,還在電視媒體上,信誓旦旦的宣稱:“一錘子買賣的思路不靠譜,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方法,不適合我們霓虹民族。

我們必須有一組政策接二連三地,像海洋浪潮一樣推出,才能不斷擴大政策效應,例如量化寬鬆政策,它也只是自由經濟政策的一環。

請相信我們霓虹經濟,相信我們的神靈會保佑我們!”

霓虹島國作為資本主義國家,是藍星發達國家中,國有企業數量最少的國家。

其國有企業的改革歷程具有獨特的路徑和經驗,因為其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實行“民活”路線,推動國有企業民營化。

都市再生機構,包括霓虹島國住宅公団、住宅、都市整備公団等,在法律上改為獨立行政法人,成為官-方非營利組織外,其餘的國有企業均轉變為官-方持股的特殊公司法人。

這些企業在法律上不再屬於公企業,而是與私企業一樣必須遵守市場法則,即公司法,同時作為特殊公司,還要履行特殊法賦予企業的職責。

當然,與其他民營企業不同的是,這些特殊的公司還需要遵守專項法律,接受特別監管。例如,NTT依據電電三法經營,監管部門是總務省;

而現在,霓虹島國的專家們,都在呼籲“當初的改革不徹底,所以才有如今的弊端顯現!”

在民眾的投票之下,短短半個月時間,霓虹島國官方就“吸取了“過去的經驗教訓、充分考慮民意和市場情況,kaishi推進改革。

首先是對霓虹郵政控股公司,這個承擔著霓虹國內的函件及包裹寄遞,儲蓄和匯兌、保險業務公司,進行再一次深入的混合改革。

作為霓虹最大的官方企業,霓虹官方目前在霓虹郵政持股比例約為57%,霓虹郵政享有壟斷經營權,同時享有官-方的信用擔保,在改革方案中,這一持股比例將會降低至51%,甚至其內部還在試探索保留一票否決權,從而將更多股份進行“活化、民營”。

霓虹郵政目前擁有24.5萬名員工,從規模看,它是霓虹第四大公司,僅次於豐田汽車,本田汽車和三菱商事,營收更是高達到1000億美元,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因為官方承諾這些改革後多出來的社會投資,將會分比例分配給所有員工,並且不會保持此前的經營策略,不隨意裁撤員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