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肯定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陽光下。

西蜀省蓉城市的新科區高階製造業基地,一片繁忙景象:

半導體工廠、仿生機械假肢定製工廠、家電智造工廠以及和大夏安西等地區官方合作的特種裝置生產組裝,正如火如荼的運營中。

搭載了無人駕駛方案的各技術專案的汽車、貨車,在園區地底交通網路穿梭往來,各式智慧機器人機器人在園區內走動、工作,在一個個場景中工作,同時反饋著它們的工作資料……

而在園區工廠建築的低空軌道中,還有一艘又一艘的研發用飛船在運輸者貨物,或是在申請的軌道上進行試驗。

大夏官方的大資料戰略、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這大大小小的戰略規劃,在蓉城新科區都有著或多或少的體現。

科技創新,既是大變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變局變化的關鍵力量。

就像蓉城市局眾人參加的會議上,那一位在言道“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必須緊緊圍繞科技創新,才能增強發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掌握戰略主動……”的時候,蓉城市局眾人腦海中第一反應來的反饋就是九州科技。

毫無疑問,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進行到如此階段的時候,蓉城市局依靠當初的給錢、給補貼、給大塊土地、給高效溝通渠道、給九州科技員工解決教育醫療問題……等一些輔助操作,已經和九州科技成功捆綁在了一起。

所以在這個會議上,蓉城市局與西蜀省的幾位“代表”,在做彙報的時候,嘴角比AK鬥難壓。

從“仿生機械假肢”到“守衛者機甲”,從“周天星斗工程”到“登月工程”,如果不是考慮到場合問題,他們幾人恐怕都得笑著拍斷大腿。

這個投資,太值了!

而且還被這位首座上的那位評價道:“西蜀蓉城在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走在大夏全國前頭、走到世界前列……”

而在會議最後,這位總結的話語,更是發人深省。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們大夏的華龍一號、人造太陽等為代表的大國重器、超級工程,形成了良性迴圈,將會更好服務於我們大夏的科技民生建設工程。

對於民營科技產業,我們一直在盡力為其減壓力,稅費支援力度更大,從50%到75%再到100%,製造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不斷提升。

覆蓋面更廣,減稅優惠更多,讓企業在研發投入上更有底氣。

燕京、上滬、粵港澳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躋身全球科技創新叢集前10位。

蓉城新科、漢武光谷、桂州數谷、河肥聲谷、祝洲動力谷……等創新平臺帶動,創新要素流動,一批世界級的產業叢集正在快速崛起。

我們大夏的工程師、科學家們,是勇闖無人區的探索者,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的攻關者,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堅守者……

歲序更替,我華夏文化的核心未改,終將實現我華夏一族的偉大復興!”

掌聲如雷。

一位位在大夏,在藍星全球都有莫大影響力的人物,都在同一時刻起立,鼓掌。

夏華社的精英團隊,用攝像頭記錄下了現場。

當天晚上,新聞報道播出之後,無數網民都在九州社群議論紛紛。

“科技成果就應該是造福我們藍星全人類,而不應該成為其他人發展的卑劣手段。”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場會議的基調太高了,順帶說一句,顧總好年輕啊,在那一排人裡面,不僅帥,而且一點都不輕浮,看著就非常有內涵,很踏實。”

“感謝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但是沒想到九州科技居然已經到了如此級別,那位講話著重提及了有多少次九州科技?有沒有大佬數過?”

“十幾分鐘的節目,至少有九次以上吧,畢竟只要提到半導體產業和其他高新技術產業,九州科技必定會出現。”

“聽說咱們大夏航天集團已經確定要在年底登月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咱們是不是可以在月球修建月宮了?畢竟咱們可是這個世紀唯一登陸月球的。”

“就沒人注意到顧總參加這場會議的時候,有修理了一下頭髮嗎?我的顧顧,現在真是越來越愛你了。”

“樓上的別犯花痴了,顧總這輩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