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90章 翻譯符文 (第1/1頁)

加入書籤

我心裡暗暗好笑,從古至今,“武功秘笈”這幾個字對人的誘惑力永遠都比金錢美女更要大的多。 雖然這些奇怪的符文沒有人能看的懂,但也一點兒也沒耽誤他們高昂的探究興致。 “看看就行了啊,千萬別上手摸。” 我提醒了大家一句,“雖然我看不出這些符文上有沒有古怪,但小心無大錯,千萬別觸發了什麼機關。我現在想想九天尊的道行就打心眼兒裡發憷,要是這些符文隱含著什麼機關陷阱,我可不一定能應付的來。” 郭永喆一聽這話,趕緊往後退開了一點兒。 他打著手電筒對著牆壁仔細看了半天,苦著臉搖頭嘆氣。 “我去,這都刻的什麼玩意兒啊,就算是絕世武功我也學不會啊,一個字也看不懂。” 我笑道,“這牆上刻的都是文王卦象,別說是你看不懂了,就連我也沒法參透全部玄機。” “喲,文王卦象?哎,這不就是你說的那個會卜卦的天尊的絕招嗎?” 郭永喆一下子就激動了起來,兩眼放光的看著我。 “哎陶子,你來仔細瞧瞧,這上面說的都是什麼,說不定有什麼剋制他絕世武功的方法呢!” 我笑著搖頭,“你想什麼呢,誰會把自己的軟肋刻在牆上告訴你啊?這些都是一些上古歷史的記載,有天文現象,也有古代曆法,還有一些是發生在那個年代的歷史故事。只是這些符文實在是太艱深晦澀了,我連猜帶蒙的也只能看懂個七八成而已。” 那若蘭站在牆邊上,一邊盯著一段金石銘文仔細看著,一邊激動的喃喃自語了起來。 “沒錯,這真的是上古歷史的記載,你們看這一段。蚩尤逐帝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 我們幾個人對歷史知識的瞭解很有限,而且說句不怕大家笑話的實話吧,文化水平也限制了我們對這段艱澀的古文的理解。 “啥……啥意思?” 還是郭永喆的臉皮厚,他秉承著不懂立馬就問的原則,第一個朝那若蘭開口。 “這記載是炎帝和黃帝兩位老祖宗聯手,和蚩尤爭奪中原的最重要的一場戰爭,涿鹿之戰。關於這段歷史,考古界公認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出於《逸周書》,可這段文字顯然是比《逸周書》的成文年代更早,而且這段文字也和《逸周書》的原文稍有一點兒出入。” 那若蘭越說越興奮,兩眼都在冒著賊光。 “這可是個不得了的考古新學說啊,《逸周書》竟然是抄襲了玄武冢裡的文字內容!要是這個說法能得到專家論證,考古界的那群老古董還不集體把眼鏡都摔爛了!” 我看著那若蘭一臉不可描述的激動神色,笑著搖了搖頭。 “切,我還以為多大事兒呢,不就是幾千年前就死了的一個人抄襲了比他還老的一個人的作品嗎,這都能成什麼不得了的新聞了?” 那若蘭被我兜頭潑了一瓢冷水,狂喜的表情一下子就僵在了臉上。 “不是……什麼?多大事兒?!嘿,你懂個屁啊你!” 他朝我翻了翻白眼,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你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符文和金石銘文的考古價值,要是誰能把這牆上刻的這些內容翻譯出來,公諸於世,誰就成了國寶級的考古專家了!” “啊?專家?還國寶級的?” 我不敢置信的看著那若蘭,他痴痴的盯著牆上的那些符文,一會兒滿臉喜色,一會兒又低頭嘆氣的。 “只可惜我不認識這些符文,也沒法準確翻譯出牆上刻的內容。我國公認最早出現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這些符文卻比甲骨文看起來更古老和神秘,要是能論證出這些符文的年代早於甲骨文,並且可以證明這些符文都是有意義規律的,那簡直就是考古界的一次大地震啊!” 我無奈的搖頭苦笑了半天,這傢伙又犯了職業病了。 雖然我不能百分之百的翻譯出這些符文的內容,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這些符文確實含有意義規律,但它們和現代文字卻有本質的不同。 說簡單一點兒吧,就是一個符文比一個現代漢字所蘊含的意義更加豐富。 現代文字是由幾個字組成一個詞,然後再用詞造出一個句子,就可以表達清楚一段話的意義了。 而符文卻不是這樣,每個符文都可以代表一小段意義,而幾個符文組合在一起,就可以表述出一段很長很長的意義。 就比如說,我今天早上吃完早飯,出門去遛彎,天氣很不錯,我的心情也很好。 這段話用符文去表示,只需要三個簡單的字元。 晨,陽,說。 “說”是個通假字,現代文寫作“悅”,高興的意思。 當然,符文可沒有我寫的這三個字這麼簡單直白,我只是在表述符文翻譯的基本規律罷了。 我張了張嘴,剛想把這些話說給那若蘭聽,但我想了一下還是忍住了。 我可不想把這些東西教給他,瞧他現在這副模樣,恨不得立馬就在牆壁旁邊扎個帳篷住上個十年八年的。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