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3章 雙胞胎 (第1/1頁)

加入書籤

那若蘭把大廳裡的競拍者的胃口都吊足了,這才笑著看向花姐。 “咱就有請中州藏寶界的瑰寶級大師,秦如花女士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大廳裡掌聲雷動,花姐起身走向展臺,定住了腳往大廳裡一瞥,那隻純黑色的眼球閃起了一道精光。 我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哆嗦,大廳裡也頓時安靜了下來。 “《瑞鶴圖》是宋徽宗,也就是趙佶,在北宋政和二年上元次夕,也就是1112年的正月十六御筆親作。” 我撓了撓頭,朝任詩雨傻笑了一聲。 原來宋趙佶不是個人名啊,是宋徽宗,人家叫趙佶。 任詩雨白了我一眼,只聽見花姐繼續說了下去。 “畫作為絹本設色,豎51厘米,長138.2厘米,在宣統皇帝出逃時隨身攜帶,後被俘截獲,館藏於關外博物館內。” 我根本就聽不懂,這個絹本設色是個啥意思? 我也不敢問,生怕再丟人,但我還是聽出了一點不對。 不是說這幅畫已經被館藏了嗎? 雖然我不怎麼懂古董文物,但我也知道,館藏的物件就是國有文物了,是絕對不允許買賣的。 那這幅《瑞鶴圖》為什麼還能大模大樣的出現在奇寶居的拍賣會上? 難道那若蘭的能量竟然恐怖如斯,竟然能把館藏文物鼓搗出來賺錢? 我回頭看了一下,整個大廳裡的所有人都凝神屏氣,瞪大了眼珠子看著花姐。 我心裡終於有了一點安慰,原來不止我一個人不懂。 花姐神秘的笑了笑,手裡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個鐳射筆,一個亮點出現在畫上的一處空白上。 我皺著眉頭,看不懂花姐指的這個地方到底是什麼意思。 “贗……贗品?!” 突然安得海一下子站起身來,兩隻眼珠子瞪的比燈泡還大。 “不對,這不對!我看過真品《瑞鶴圖》,也看過這幅畫的各種照片,看了無數次!在這個位置應該鈐著一方印章,是……宣統御覽之寶!這幅畫上少了一方印章,難道,難道說……” 安得海的話一出口,整個大廳都炸了起來。 “不會吧?贗品?!這不可能,奇寶居都幹了多少年的買賣了,人家可是童叟無欺的真正良心商號,不能幹這種沒六的事吧?” “嘿,您還別說,這位安得海安爺在藏寶界也是赫赫有名,而且我還聽說了,他對《瑞鶴圖》那簡直就是喜歡到骨頭縫裡去了,我聽說啊,人家光跑到關外博物館去看真跡都去了不下幾十趟了,那畫比他兒子都親,他能認錯了?” “話也不是這麼說,安爺就算鑑寶的本事再大,他能大的過花姐去?人花姐剛才可都說了,這幅才是真跡,只怕是以前安爺瞧見的那幅啊,才是贗品!” “切,胡扯!照你這麼說,合著人家正經八百的博物館收藏的是幅假貨?你還真是什麼都敢胡說!” “哎,也對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嗨,別特麼瞎尋思了,就咱這水平的還在這操這閒心?聽聽花姐怎麼說不就結了,真是的。” 過了好久,大廳裡才慢慢安靜了下來。 我心裡也滿是疑團,聽安得海這意思,他確實是在博物館裡見過真的《瑞鶴圖》。 可眼前這幅少了個印章的畫,花姐也說是御筆真品。 那這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大廳的人都緊盯著花姐,她得意的笑了笑。 “都說宋徽宗書畫雙絕,下筆從來不用打草稿,我看他是吹牛不打草稿。這幅《瑞鶴圖》是當年汴京上空雲氣漂浮,低映瑞門,群鶴飛於宣德門上空,久久不散,宋徽宗欣然提筆,畫下此圖。但鶴畢竟是活物,徜徉盤旋,無時少動,宋徽宗在畫下此畫之後題寫了詩和款,也用了御印,但他卻左看右看,總覺得畫的不太滿意。” “於是隔了幾天之後,宋徽宗就命人在安靜的亭子裡擺下筆墨,照著這幅已經畫好的《瑞鶴圖》又重新臨摹了一幅。畫好之後他心下大喜,認為這一幅畫畫的完美無缺,一絲敗筆也沒有。” “但就在他把兩幅畫掛在一起細細欣賞的時候,他卻發現,後來臨摹的這幅雖然用筆精細,結構更合理,但總感覺少了點意境和生氣。之前畫的那幅雖然是匆忙之中有點瑕疵,但畫中仙鶴卻儀態萬千,栩栩如生。這一時之間,就連宋徽宗自己都沒法辨別哪幅畫更好一點了。” “哦。” 我這才恍然大悟,低聲跟任詩雨說了一句。 “原來兩幅畫都是真的啊。” 任詩雨點點頭,只聽花姐繼續說了下去。 “宋徽宗思來想去,沒了主意,就召來了他的寵臣蔡京,詢問他哪幅畫更好一些。那蔡京真是姓錯了姓,他應該叫馬屁精才對,他裝模作樣的揉了揉眼,一聲就大叫了起來,哎呀,官家這兩幅畫莫非是夢中神明附體所作,為何一模一樣,別無二致?這隻有仙法才能複製出一模一樣的兩幅畫呀!嘿,這孫子這一拍馬屁不要緊,後人就根據他的構思發明了影印機。”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