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6章 合奏 (第1/2頁)

加入書籤

王呂十七聽得入神,不覺一曲高山流水已經彈奏結束,這種高雅的興趣愛好,自己是沒什麼機會了,沒那種藝術細胞,也就能夠欣賞了。 至於王呂十七自己的興趣,還是老老實實打鐵吧,簡簡單單,直來直去,最適合作為自己的興趣之錨,那是一種創造的樂趣。 “好棒,再來一曲。”趙櫻若起鬨,有趙櫻若這種活躍氣氛的人存在,還真能讓氛圍冷不下來。 “付姐姐好厲害。”李一茹滿眼崇拜,片刻,又有些黯然,其實任是何等美女,在付晴曦面前總有種自慚形穢的感覺,美貌比不過,天賦比不過,努力比不過,甚至才藝,也比不過! “佩服佩服,不愧是付家第一天才,真是樣樣精通。”王曼真也由衷的誇了一句,付晴曦作為人聯有數的天才,在各大家族中算不得秘密,只是不會向大眾宣傳,以防阻礙戰神信仰的傳播。 “好聽,好聽。”王呂十七有些詞窮,實在是對於不通音律的王呂十七來說,想要賞析一番,都不知如何切入。 “趙姐姐何不與我合奏一曲?你的竹笛宛轉悠揚,勝我許多。”付晴曦與趙櫻若相識多年,自然知道趙櫻若的拿手絕技。 其實無論是付晴曦、趙櫻若,還是王曼真,她們可以說都是高階職業者的種子,只要不出意外,幾乎是必成高階,因此她們都會有意識的提前準備錨點,興趣之錨只是其中之一。 王呂十七這種算是野生的強者,自然沒有這種底蘊,根本不知道提前學習培養興趣愛好,以作為錨點支撐,若不是機緣巧合,獲得打造神兵的能力,以此入門,才算獲得了興趣之錨,不過算不得穩固罷了,畢竟浸淫此道時日太短。 “來來來,正好合奏一曲,感謝十七的款待。曼真,你也一起唄。”趙櫻若也不怯場,落落大方,還得拉上她的閨蜜王曼真一起,這下,就只有王呂十七和李一茹做觀眾了。 “等我去拿二胡。”王曼真說著放出副本傳送石門,回到自己掌控的副本空間內去取樂器了,畢竟要用的順手,還是自己一直用的為好。 不過,王曼真這個身穿道袍的美女,竟然是個拉二胡的?王呂十七一下子覺得有些被新的時代衝擊到了,原以為自己早就融入這個時代,適應這個時代的一切了呢,沒想到,還差的遠。 “我也去拿。”趙櫻若也回到自己的副本空間去取竹笛,有副本空間確實方便,在場五個人,也只有李一茹沒有副本空間,不免有些黯然,天賦差一些,便很難改變。 王呂十七注意到了李一茹的黯然,雖然她很快就掩飾了過去,但王呂十七也沒有說什麼,很多時候,話語太蒼白,不如不說。 很快兩女歸來,也看的出,她們的樂器非同一般,質量上要比星空遊輪提供的古箏好許多,不過付晴曦也沒有專門去取自己的古箏,只是簡單合奏一曲,沒必要興師動眾。 趙櫻若、王曼真搬著槐木方凳走到付晴曦所在的小山包下,分別坐下,三人差不多形成一個品字形,雖然沒有明說,趙櫻若和王曼真還是擺的正自己的位置。 若擱前世,三女便都是大家閨秀級別,學習的興趣才藝也都是音律類,這也是女性高階職業者樂於選擇的興趣愛好,優雅美麗,與男性高階職業者的興趣愛好大不相同。 “我吹一曲生生世世愛吧,晴曦,沒問題吧?”這次合奏,趙櫻若為主,由她選曲,卻也怕付晴曦不知此曲,無法配合。 “沒問題。”付晴曦難得的平靜一笑,實在是情緒失控很難有正常情緒,通常都是板著臉壓制情緒。 於是趙櫻若吹起竹笛,付晴曦、王曼真分別以古箏、二胡伴奏。一時竹笛悠揚,宛如清泉流水,古箏典雅,如春風拂面,二胡迴響,喚起無限遐思。 王呂十七與李一茹沉浸在曼妙的樂曲中,一曲終了,依舊難以自拔,良久,王呂十七誇讚道:“孔聖人說餘音繞樑,三月不知肉味,我是從來不信的,今天我信了。” 點評的水平沒有,單純的誇一誇,王呂十七還是可以找到合適的語句的。 李一茹瞪著渴望的大眼睛,大概想跟著學一下,不過以王呂十七的瞭解,整天扛著好似門板模樣的重劍的李一茹,真的不太適合學習這些脆弱的樂器。 “曼真,以你為主,再奏一曲如何?”趙櫻若笑著說道,都是朋友,輪番展示,才是應有之義,不過王呂十七及李一茹不善音律,趙櫻若便不會提及讓兩人表演。 “那我就奏一曲二泉映月吧。”王曼真自然是不懼這種小場面,隨即一手按弦,一手撥絃,演奏起來。 這些九階強者的子女,學習樂器喜歡古典的,特別是大災變以前的,學習樂曲,自然也是如此,彷彿越是古老,越是藝術;越是大災變以前的事物,越是母星上的事物,便越珍稀,越可貴。 甚至由此形成了風尚,形成了潮流,以此為榮,以此為樂,以此與眾不同。其實由於人口的膨脹,新生的樂器,新生的樂曲,層出不窮,但那些只會在太陽城的普通職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