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3章 為私仇許攸投敵 (第1/2頁)

加入書籤

許攸自詡聰明才智無人可及,但審配既然能成為袁紹寵信,並且放心讓他獨領一軍的謀臣,在各方面也不必許攸差多少。

許攸搞出來的那些事情,審配早就全部知曉,只等合適的機會懲治這個對頭。

當初出兵冀州攻打袁紹之時,荀彧曾經對袁紹的謀臣有過評價,事實上還很是公允。

田豐剛而犯來上,也就是說田豐這個人過於剛強,總是冒犯其主上袁紹。

許攸貪而不知,講的是他這個人太過貪財,而且做事不夠明智。

審配過於專橫,沒有什麼謀略。

逢紀雖然果斷,但沒什麼大用。

此次袁紹不在渤海郡,軍政之事全由審配做主,見到許攸屢次三番跟自己做對,審配當即動手了。

這一日審配召集了渤海郡諸多將領和官吏,在商討完正事之後,當眾說道:“許攸在冀州時,嘗濫受民間財物,且縱令子侄輩多科稅,錢糧入己。

今許攸還將子侄帶進軍中貪腐,此事決不可饒,吾已命人將你的子侄下獄,至於你的事情,吾也寫信送到了主公面前。”

許攸聞聽自家的子侄竟然被審配下獄,對方還寫了書信去袁紹那裡告狀,不禁怒髮衝冠,當堂怒罵起來。

審配礙於許攸的官職,並未直接對他動手,不過隨即就下令斬殺了許攸的子侄。

這種事對於一個好面子的文人名士來說,無異於最大的羞辱,許攸心傷子侄之死後,也對審配起了殺心。

袁紹更為信任審配,許攸自知無法對抗,當即在夜間暗步出城,徑投到了張遼大寨之中。

張遼麾下巡邏將士將許攸拿住,許攸言道:“我乃是袁紹麾下謀臣許攸,快與我向張遼通報,他應該知道我的名字。”

許攸的大名,張遼自然知曉,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心中大喜,對從人言道:“看來冀州之戰,該當我軍立功啊!”

張遼熱情出迎,遙見許攸便撫掌歡笑,兩人攜手共入。

雙方坐下後,張遼便笑道:“子遠此來,可是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許攸並沒有直說來意,而是開口問出大逆不道之言:“張將軍認為當今天下,何人最有真龍之相?”

這樣的言語在昔日就是殺頭滅門的大罪,可是如今各路諸侯都有爭奪天下之意,倒也並非是什麼驚人之言了。

張遼對漢室也無多少忠心,如今身為青州大將,自然誇讚道:“我家主公陳重,愛民如子,對待將士也是體恤萬分,最重要的是精通軍旅之事,常有驚人思想,還造出了各種利器,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明主。”

說到這裡,張遼看了眼許攸,著重的說道:“青州如今兵馬眾多,但良將和謀臣較少,主公身邊只有陳宮頗有見識,正是缺人之時。”

相比於其他將領,張遼在各方面都很出眾,這番話直中許攸要害。

許攸在袁紹帳下,有才華也無法施展,畢竟袁家四世三公,人脈和底蘊深厚,謀臣名士來投也較多。

如今許攸又遭到審配羞辱和打壓,日後也不好過,所以他思來想去之下,這才來張遼營中尋找出路。

許攸想另尋明主,張遼想為自家主公陳重拉人,也為了攻下渤海郡,兩人自然是越聊越是投機。

張遼現在算是陳重麾下的大將之一,可以與其比肩的僅有太史慈一人,高順和臧霸等人要略遜一籌。

許攸想要轉投明主,急需一個堅實的朋友,而張遼認為許攸若是加入青州之後,也必然被陳重重用,兩人索性結拜,約定以後互幫互助。

許攸年紀略大,結拜完畢,他對張遼說道:“賢弟,今日咱們兄弟二人立誓,那為兄就送你一個大功勞,助你拿下這渤海郡!”

這話可不是許攸虛言,要知道審配率領的軍隊在此駐守,所需的後勤糧草和物資都由許攸負責調配,否則他也不會讓自家子侄進行貪墨。

雖然許攸不能將審配軍中的糧草送與張遼,但是卻可以將糧草輜重的運送時間和路線詳細告知。

無論何時何地,軍隊,尤其是大批士卒組成的軍隊,想要打仗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糧草供應。

如今張遼得到了審配大軍的物資供應的路線和運送時間,心中自然是大喜。

兩人密議之後,許攸暗中回城,然而自此以後,審配的大軍就再也得不到半點糧草和輜重了。

張遼派出數支騎兵,堵截審配軍的糧草輜重,能搶走就搶走,搶不走就直接燒燬。

審配得知己方糧草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