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0章 亂勢起六州混戰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遼率領青州大軍從樂陵向北,直接攻入冀州渤海郡,而夏侯惇則領兵十萬,自陽平出,攻到魏郡。

一時間青州和兗州的二十萬大軍分為兩路,齊齊攻入了冀州之境。

袁紹雖然將大半心思都放在了公孫瓚的幽州上,可是他卻並未完全相信南邊的陳重和曹操,因此在邊界之處,都駐紮著重兵。

率領兵馬擋住青州大軍的是袁紹麾下的謀臣許攸和審配,而阻擋兗州軍隊的則是河北名將顏良。

夏侯惇領兵來到魏郡山前平川曠野之地,只見顏良精兵十萬已經排成陣勢在此等候了。

顏良的兵馬之多,實在是出乎了夏侯惇和夏侯淵兩人的預料,他們萬萬沒想到袁紹竟然在攻打幽州,已經派出了大量士卒之後,還會留下這麼多的軍隊。

如今兩軍對壘,夏侯淵正待親自去會會這位河北名將,夏侯淵卻趕緊攔住了他。

不知道敵人實力之前,這樣做並不妥當,因此夏侯淵衝著麾下一員戰將說道:“吾聞汝的身手不錯,今可敢與顏良一戰啊?”

這員戰將也想揚名立萬,當即領諾,綽槍上馬,直出陣前。

顏良橫刀立馬於門旗下,見到曹軍戰將縱馬而至,大喝一聲,直接來迎。

兩人戰了僅僅三個回合,顏良手起刀落,立即將這員曹將斬殺於陣前。

親眼見到了顏良的戰力,夏侯惇和夏侯淵都是心中大驚,都沒有想到袁紹麾下竟然還有如此良將。

此次隨同兩位將軍同來的還有曹將徐晃,看到顏良如此勇猛,他立刻請戰道:“我願去給同袍報仇!”

徐晃的實力遠超剛才那個戰將,既然他要去立功,夏侯惇也沒有攔著,只是囑咐他小心為上。

徐晃出戰後與顏良大戰二十合,最終還是不敵,倉皇敗歸本陣,夏侯淵見狀不妙,趕緊催馬去救,這才戰退了對方。

夏侯淵的實力要比夏侯惇低了一籌,大概跟徐晃差不多,一人不是顏良對手,兩人合力卻可以將其逼退,如此看來,這袁紹麾下的大將顏良,真正的戰力差不多等同於夏侯惇。

如今袁紹軍有顏良坐鎮在此,這讓夏侯惇等人也前進不得,只能被攔在了魏郡。

曹軍的進展不利,張遼率領的大軍也遇到了麻煩。

許攸和審配都是謀臣,他二人領兵跟顏良不同,使用的策略也跟當初陳重對付曹操的一模一樣,就是堅守城池,讓其不敢繞城而過。

如此一來,兩路大軍都受到了阻礙,而袁紹得到了奏報後,也並未回師來源,反而加快了攻打幽州的速度。

戰報傳回了兗州和青州後,曹操與陳重都是驚憂不已。

要知道陳重是收降了百萬黃巾軍,這才挑選出了三十五萬大軍,而曹操的兵馬數次損失,如今也只有不到二十萬。

然而袁紹不但派出大量士卒去攻打幽州,還在冀州境內留下了將近二十萬的兵力,最可怕的是他還養得起這麼多計程車卒。

對於雙方兵力和糧草輜重差距如此之大,兩方的謀臣都給出瞭解釋。

相比於被百萬黃巾禍亂的青州,以及四戰之地的兗州,冀州戶口最多,田多墾闢,又有桑棗之饒,“冀州民人殷盛,兵糧優足。

由此可見,當初會盟討伐董卓結束後,袁紹走的這步棋最是精明,因為他直接佔據了最富饒,人口也是最多的冀州,這在起點上就比曹操和陳重高了許多。

如今袁紹的計劃就是讓顏良和許攸審配帶兵拖住青州和兗州的兩路大軍,自己率軍快速擊敗公孫瓚,徹底佔據幽州,然後在回來對付曹操和陳重。

想到本就兵多糧足的袁紹,再加上得到幽州後收穫的大量士卒和戰馬,曹操和陳重都是心驚不已,他們絕對不會允許此事出現。

此時也沒有別的辦法,唯有繼續增兵,不說攻下冀州來,但一定要讓袁紹不能順利佔據幽州。

曹操和陳重互通了資訊,兩人當即親自率領本州大部兵馬,再次攻向了冀州。

為了讓袁紹軍無法阻攔,這次曹操率領五萬兵馬直奔鉅鹿郡,陳重則帶著十萬精兵,殺向了清河郡。

這樣冀州靠近南邊的魏郡、渤海郡、鉅鹿郡和清河郡全部燃起了戰火,整個冀州九郡,只剩下了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安平國,趙國並未受到攻擊。

在這樣狂猛的攻勢中,袁紹即便是再想拿下幽州,也不得不回師援救,否則他的老家冀州就要被曹操和陳重分食掉了。

幽州的公孫瓚,冀州的袁紹,兗州的曹操和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