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67章 科技帶來的威脅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地球時代的二零二五年,很多國家都開始在各行各業使用了大量的智慧機器人。

銀行、餐飲、產業工人、教師和服務人員,這些工種逐漸都被大量的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取代。

企業中機器人的佔比不斷上升,最終有些企業達到了百分百無人機械化,而大多數的產業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取代的工作崗位也有百分之五十到七十,就算是那樣低階的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取代人工也是大勢所趨勢。

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相比,人類工人的數量越來越少,發生這樣變化的原因很多。

最直觀的優勢,智慧機器人技術可以全面提高生產效率和規模,並有人工無法達到的穩定性。

根據計算,在全面使用了智慧機器人後,工廠的生產效率比智慧化之前提高了四到八倍之多,每一百萬件產品中出現的殘次品數量僅有三件,相對於以前的成百上千件次品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不僅如此,工廠完成最終成品的速度也提高了百分之五十。

機器人的引入,既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運營效率,對每個行業的長遠發展,都是利大於弊。

在人類進入宇宙時代後,人工智慧的發展也在不斷進步,只不過華聯和美盟雖然一直在向這個方向努力,可是卻缺少運氣,因為到了現在也沒有一方成功。

相比於華聯來說,勢力更加龐大的美盟更重視人工智慧體,因此也將大量的冒險者力量投入到相關的異世界中,可是最終也只得到了天網這個人工智慧體。

天網跟藍魔鬼不同,它是在異世界中出現了自我意識,並且仇視人類的它已經開始了毀滅人類的行動。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華聯和美盟夢寐以求想要得到的人工智慧體,卻被陳重陰差陽錯的得到了。

一直沒有將人工智慧體當回事的陳重,經過數次的修復和升級後,這才將藍魔鬼製造了出來。

事實上藍魔鬼在陳重的手中也沒有發揮出什麼助力,畢竟人工智慧體在冒險者團隊的效果不大,而當陳重擁有了自己的勢力和地盤之後,他的重要性才顯現出來。

當陳重跟宮家進行合作,藍魔鬼全面接管了宮家和華聯龐大的資源後,他那種無可比擬的能力才徹底發揮出來。

人工智慧體的確很強大,也是每一方勢力都想得到的寶貝,可是世上的任何東西都並非完美,事實上人工智慧體也是一把雙刃劍。

天網在它所處的那個異世界,就開始反叛人類,不但控制了所有的核彈,將它們發射出來,並且奪走了大量的工廠,製造了大量的機器戰士,並且讓它們對人類開戰。

雖然美盟的得到了天網很久,可是集合了大量的科學家後,他們也沒有完全讓天網歸順,這個強大的人工智慧體還是有一定的缺陷。

因此在此戰之前,美盟無論如何都不敢啟用天網這個強大的助力,可是在這場決定族群存亡的一戰中,摩根等人卻不得冒險了。

其實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擔憂由來已久,甚至在人類剛剛製造出機器人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公眾對其的擔憂也有所上升。最響亮的聲音之一來自於已故的斯蒂芬·霍金教授,他認為人工智慧可能會毀滅人類。

那麼,該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的威脅?應該採取行動控制人工智慧嗎?是否要像對待核能和其他潛在危險的技術一樣,制定某些特殊的法律甚至是某些嚴格的標準來控制人工智慧的發展?

在以前的時代,因為人工智慧的成就很有限,但人們還是不知道應該如何使機器具有意識和自我感知。因此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人工智慧反制人類,從而接管世界只是一些科幻情節。

然而這樣的擔憂並不是虛假的,也不意味著人類真的就可以高枕無憂。

一種解決辦法是,建議對人工智慧技術的使用進行監管。然而這種透過一般法律來管理人工智慧的使用是不現實的,這似乎有點像試圖透過立法來管理數學的使用。

此後出現了一個正在被接受的辦法,就是如果軟體做出了影響你的決定,那麼你應該有權知道這個決定是如何做出的,使用了哪些和你有關的資料,標準是什麼。

在某些情況下,人工智慧決策可能直接事關生死,比如在戰場上使用人工智慧系統。

目前各個人類勢力都使用了大型的星球網路系統,艦隊中也有類似的網路和主控電腦,不過就是因為對人工智慧的擔憂,每個勢力都採用了永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