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39章 呂蒙獻策戰張飛 (第1/2頁)

加入書籤

別人要是敢說出這種話,那周瑜多半是不信的,可是這是甘寧所言,周瑜對其很是信任,當即分派了三千兵馬讓其攻打祁縣。

為何周瑜對甘寧另眼相待?

那自然是因為甘寧的出身和來歷不同常人。

如今各大諸侯麾下的將領,大部分都是漢朝舊臣,原本就是朝廷委任的將軍和官吏,來自將門世家的更是不少。

除此之外,也有藏在草莽之中的英雄,而甘寧就是如此。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少有氣力,好遊俠。但他不務正業,他常聚合一夥輕薄少年,自任首領。

他們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蕩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時人以“錦帆賊”稱呼他們。

甘寧在巴郡之中,輕俠殺人,藏舍亡命,大有名聲。他一出一入,威風炫赫。步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線輕舟。侍從之人,披服錦繡,走到哪裡,哪裡光彩斐然。停留時,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員或那些跟他相與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寧便傾心相交,可以為他赴湯蹈火;如果禮節不隆,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賊害官長吏員。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二十多歲。

此後甘寧修心養性,開始苦讀史書,也決定要尋找一位明主。

甘寧先去了益州,可惜益州正逢打亂,劉璋和張魯打的不可開交,各處郡縣也都遭了兵災。

後來甘寧返回祖籍南陽,孫堅正在江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人紛紛前往成為賓客,便決定前去投效。

相比於其他的將領,甘寧乃是從底層一點點打出來的,並不遵守一些舊習,所以在揚州境內平定各處山越叛軍方面出力不少,也受到了孫堅和周瑜等人的重視。

如今甘寧領兵出戰,早有細作報知關羽,關羽連忙跟眾人商議一番後,言道:“祁縣若是有失,江夏亦不可守矣。宜速救之。”

然而關羽必須要親自駐守江夏重地,因此命關平和周倉暗地引兵去救張飛,並且先使人報知張飛,令其出城誘敵。

甘寧引兵至祁縣,張飛依舊裝出往日的莽撞模樣出城與甘寧交鋒,戰有二十餘合,張飛故作不敵敗走,讓甘寧奪了祁縣。

甘寧雖勇,但他也聽說過張飛三英戰呂布,以及長板橋前震懾曹軍之事,因此進城之後就感覺不妥,正想退出,不料關平和周倉帶兵來到,張飛也領軍折返回來,兩下相合,團團圍住了祁縣。

探馬飛報周瑜,說甘寧被困於祁縣中,周瑜大驚,程普道:“必須出兵救之。”

程普的話說的輕鬆,可是如今明顯關羽和張飛早有準備,輕易進攻的話也許會損失更多,因此周瑜不免有些猶豫。

此時呂蒙說道:“甘興霸乃江東大將,不可不救,其實想要救援也很容易。”

“計將安出?”周瑜急問道。

呂蒙解釋道:“如今關羽必須守護江夏,可是他分出關平和周倉二軍,這就已經削弱了江夏的防守兵力,都督只需要親自出徵,做出勢必要強攻拿下江夏之意,那關平和周倉必定會緊急回援。

這樣一來,我軍就可以派出一支兵馬在路上佈設伏兵陷阱,另一路則從後攻擊張飛,見到援軍抵達,城內的甘寧肯定也會趁機突圍,裡應外合之下,必然可以獲得全勝!”

呂蒙的計策設計的非常細緻,可行性極強,周瑜大喜之下問道:“吾欲親自引兵攻打江夏;但另外兩路兵馬何人可堪重用啊?”

呂蒙自薦道:“吾願往祁縣救援甘寧,至於率領伏兵之人,可讓凌公績當之,如此不須十日,必奏凱歌。”

淩統也是出類拔萃之輩,周瑜當即大喜,遂分派兵馬,自己為明,呂蒙和淩統為暗,即日起大兵投江夏而去。

有了周瑜兵馬浩浩蕩蕩的吸引注意力,淩統帶人來到了祁縣和江夏之間的畢竟小路,當即差士卒去砍倒樹木,以斷其路,又命弓箭手埋伏在兩側林中,一切準備妥當。

卻說周瑜親自率領大軍來到江夏,關羽知道對方乃是江東大都督,因此頗為重視,為了防止對方有什麼陰謀詭計,所以暫時據城而守,並不冒險出擊。

訊息傳到了祁縣,張飛大驚,連忙讓關平和周倉帶兵返回,兩人都是關羽的嫡系,當即用最快的速度向江夏奔去。

關平和周倉率領兵馬離開後不久,呂蒙便帶兵趕到了祁縣之外,直接從張飛所部的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