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98章 周瑜初見諸葛亮 (第1/2頁)

加入書籤

身為一方強者就是要有跟常人不同之處,放在孫堅和劉備等人的身上,那就是擁有大局觀。

孫堅跟劉備之前的確打的難解難分,江東大將凌操,荊州大將黃祖都死在爭鬥之中,再加上死傷的將士極多,的確是仇恨頗深。

然而現在的情況發生了改變,曹操帶著五十萬大軍橫掃而來,意圖吞併荊州境。

曹操攻打劉備,此事看起來跟江東孫堅毫無關係,但實際上後續的關聯很多。

目前曹操已經擁有了北方最富饒,人口較多的兗州和冀州,實力幾乎是翻了一倍,若是再讓他拿下了荊州,開啟了進軍南方的大門,那麼下一個目標毫無疑問就是江東的孫家了。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可要跟自家的仇敵進行合作,也是非一般人所能為,因此孫堅將諸葛亮招進後宅之中,準備商議共抗曹操之策。

孫堅邀請諸葛亮入後堂置酒相待,魯肅在一旁相陪,數巡之後,孫堅問道:“自從黃巾之亂開始,天下群雄並立,經過這數年征戰,曹操所憂者只有董卓、陳重、劉備與孤耳。

今陳重與曹操定下了盟約,雙方一向北攻伐幽州的公孫瓚,一向南攻打荊州劉備。

目前情況有變,孤也知道不能視而不見,等待日後受制於人,因此吾計決矣,欲與劉荊州共擋曹操,然你家主公屢戰屢敗,已經退到襄陽死守,安能抗此難乎?”

孔明曰:“荊州雖然敗退至襄陽,但這段時間乃是我軍主動退卻,並未跟曹操大軍進行惡鬥,所以軍中士卒並未損傷多少。

關雲長麾下有精兵數萬人;張飛、趙雲、魏延等人各有數萬兵馬,而且曹操之眾,遠來疲憊,又被堅壁清野之策消耗良久,後勤輜重運送不易,來到襄陽後已經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士民雖有不少附操者,但都是迫於勢耳,非本心也。

今將軍誠能與荊州協力同心,破曹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而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惟將軍裁之。”

諸葛亮這番話句句都說到了孫堅的心中,話說到此,不禁大悅,當即就要應下兩家聯盟之事。

恰在此時,門外卻傳來一聲大喝:“主公不可!”

一人喝退了門外的侍衛,快步走了進來,只見此人姿質風流,儀容秀麗,堪稱是世間罕有的美男子,尤其是此人俊美之外卻無絲毫脂粉氣,渾身散發出英氣勃勃之意。

見到來人居然硬闖自己的府邸,孫堅卻絲毫未怒,反而熱情相迎道:“原來是公瑾到了,快快坐下與孤共商大事!”

諸葛亮自小便來到荊州居住,也算是本地之人,因此自然對江南人士頗多瞭解,尤其是站在他面前的這位周瑜,周公瑾。

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朝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

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初平元年,孫堅兵討董卓時,他家人住在壽春,當時孫堅長子孫策與周瑜同年出生,而且在江淮一帶很有名氣。

周瑜慕名前去拜訪,勸孫策帶母親弟弟移居廬江舒縣,孫策聽從了他的意見。

周瑜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且登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兩家交好。

在孫堅眼中,周瑜就跟自己的親子一般,又深知他文武雙,有王佐之資,故而將大半之事都交到其手中。

此番曹操大軍來襲,周瑜被孫堅認為大都督,總水陸軍兵在邊境一帶防禦劉備和曹操兩家。

諸葛亮乃是暗中跟隨商船而來,因此周瑜初時並不知道他來到江東,後來有人暗中報訊,這才急忙趕了回來,就是怕孫堅被諸葛亮所惑。

周瑜既到,諸葛亮心中也是微微一沉,因為他知道自己依靠口舌之利哄騙孫堅等人還行,可面對這位周郎,卻實在有些不易。

周瑜到了之後也沒有跟諸葛亮客氣,當即說道:“聞主公將興兵與曹操爭鋒。主公自思比袁紹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將寡,尚能一鼓克袁紹;何況今日擁兗州和冀州,親自率領五十萬之眾南征,豈可輕敵?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

孫堅本來已經準備答應諸葛亮的提議跟劉備聯盟,可是聽到周瑜之言,想到曹操勢大,不禁又有些猶豫起來。

看到孫堅低頭不語,周瑜指著諸葛亮指責道:“劉備因為被曹操所敗,只能死守襄陽,如今他知道難以抵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