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88章 郭嘉獻計定河北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備對陳重非常戒備,可惜陳重此時卻沒有閒心來跟他爭奪荊州,畢竟自家的軍政大事還未理清,而北方的幽州還未拿下,顯然他還沒有這個精力去對付南方的劉備。

然而世事無常,劉備極為擔憂的陳重並未用兵趁機來襲,反而是一直在冀州征伐的曹操居然派兵前來。

在各方諸侯都派出強者去爭奪獻帝的那段時間,曹操還在跟袁家三子對陣,不過對方依靠堅城死守,曹操對其也無可奈何,只能硬耗在了那裡。

幸好郭嘉在前往益州之前給曹操留下一計,曹操依計行事,這才大有進展。

郭嘉的智計非常人所能比擬,並且深諳人心,所以他留下的正是一個攻心之計。

袁紹死後,袁家廢長立幼,而兄弟之間,權力相併,各自樹黨,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

如此一來,只要曹操暫時退兵,那失去了他帶來的壓力之後,袁家三子之間必定又會開始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所以只要等到他們兄弟相爭之時,曹操再率領大軍前來,當可一舉而定也。

曹操對郭嘉之計深以為然,當即立下曹洪留守,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撤退。

袁譚和袁尚等人聽聞曹操大軍終於撤退,不禁喜出望外,當即開始大肆慶賀。

袁熙和高幹兩人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地盤,而袁譚此時果然有了別的心思,他當即與麾下謀士郭圖、辛評密議了起來。

“我乃是袁家長子,反而不能承父業;袁尚那個狗東西乃繼母所生,反承大爵,我心實在不甘。”

郭圖知道自家主公心思,立刻獻計道:“主公可勒兵城外,只做請顯甫、審配飲酒,埋伏好刀斧手到時候一舉殺之,大事就此可定矣。”

袁譚聽從郭圖之計,不過別駕王修卻開口勸道:“兄弟者,左右手也。今與他人爭鬥,斷其右手,而曰我必勝,安可得乎?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其誰親之?彼讒人離間骨肉,以求一朝之利,原塞耳勿聽也。”

袁譚性格跟袁紹非常相似,既然心中早就有了決定,自然不想聽別人的反對之言,當即叱退王修,使人去請袁尚。

可惜郭圖這個計謀實在太過膚淺,袁尚得知自家兄長來請,便知道事情不好。

審配推測道:“此必郭圖之計也。主公若往,必遭暗害;不如乘著對方沒有防備之時,直接帶兵猛攻,徹底滅了這等禍患。”

這對兄弟到了此時,自然是毫無兄弟情義了,袁尚依言行事,立刻披掛上馬,親自率領自家的兵五萬出城。

袁譚早就派出了細作監視城中狀況,知道袁尚引軍前來,便已經明白是埋伏之事被看穿了,只好也披掛上馬,帶領自家的兵馬與袁尚交鋒。

袁家兄弟見面,袁尚看到袁譚,便開口大罵起來,將其準備暗中謀害自己之事說了出來。

見到袁尚大罵不止,袁譚也罵道:“汝用毒藥害死父親,篡奪爵

位,今日又來殺兄,實在乃是人神不齒的逆子!”

二人罵了半響,心頭火氣也是越來越大,都想將對方置於死地,當即引兵交鋒。

此戰袁尚親冒矢石,率軍衝突掩殺,直將袁譚殺的大敗而逃。

袁譚收攏了敗軍之後,再與郭圖商議進兵之事,令岑璧為將,領兵前來。

袁尚依靠冀州城之利,可攻可守,聞之竟然是岑璧為將,自然是毫無懼色,立刻親自引兵出城。

兩陣對圓,旗鼓相望。岑璧來到陣前大罵,袁尚本想親自出馬斬殺了此人,麾下大將呂曠卻自告奮勇,拍馬舞刀來戰岑璧。

二將戰無數合,呂曠便斬岑璧於馬下,率兵的主將被斬,袁譚的軍隊士氣崩潰,又一次戰敗,只好向後退去。

袁尚趁著勝利之勢,引兵追了上來,袁譚抵擋了一陣後再敗再撤。

連戰連敗,袁譚問計於郭圖,郭圖言道:“如今我軍不但糧少,而且彼軍方銳,勢不相敵。不如遣人假意投降曹操,使曹操帶兵攻冀州之時,那袁尚必定回去。而主公引兵夾擊之,袁尚必敗。

若操擊破尚軍,我因而斂其軍實以拒操。操軍遠來,糧食不繼,必自退去。我可以仍據冀州,以圖進取也。”

袁譚現在已經是山窮水盡,而且他心中對袁尚奪了自家大權之事總是耿耿於懷,這份仇恨甚至已經超越了對曹操之恨。

要是一般人肯定不會聽從郭圖這種爛計,但袁譚卻從其言,問曰:“何人可為使?”

郭圖道:“辛評之弟辛毗,字佐治,見為平原令。此人乃能言之士,可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