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74章 益州軍大亂之因 (第1/2頁)

加入書籤

獻帝考慮良久後,終於開口說道:“陳將軍忠肝義膽,乃是社稷之臣,而青、徐、豫三州也很是富饒,不如我等就隨他而去如何?”

既然獻帝已經動了這個心思,皇甫嵩和蔡邕等人也沒有更好的出路,心中也已經同意了七八分,不過對於陳重這個權臣,他們還很是擔憂。

蔡邕當即提議道:“天子移駕青州可是大事,空口無憑還是難以讓人相信,不如先讓陳將軍立誓如何?”

“立誓?”陳重沒想到自己又遇到這種事了,要知道在古代,尤其是這樣不正常的異世界,誓言的威力可大可小,乃是輕易不能違背的東西,否則將會遇到極大的危險。

皇甫嵩冷言說道:“沒錯,你必須要當眾向漢室創國之主立誓,若是違背了誓言的話,那自然有人要你的性命!

漢朝的開國皇帝乃是劉邦,到如今也已經死了數百年了,讓陳重向他發誓,還真的有些怪異。

不過事到如今,發誓倒也不是難事,尤其是陳重心中很有把握,所以也不需要多想,直接就在獻帝和眾人的面前立下了誓言。

這誓言的內容都是由蔡邕提供,其中的要求有不少,其一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像董卓一樣,威逼、廢立和傷害獻帝。

其次還有不能背叛大漢,始終要高舉漢室大旗之類的約定,但是這些對於陳重來說都並不算難,因此他當即都答應了下來,並且鄭重其事的在劉邦傳下來的那把斬蛇劍前立下了重誓。

一待陳重立誓完畢,獻帝和眾臣都是暗暗鬆了口氣,要知道這誓言的約束力極大,只要陳重願意遵從,那就萬事大吉了。

這邊陳重跟獻帝等人在農舍內立下約定,武都郡內的戰鬥也已經基本結束了,可以說各方都是損失慘重。

劉璋派來的張任並未陣亡,但是他麾下的數萬將士卻在八陣圖內損失慘重,最後僅剩了不到萬人,而且幾乎還各個帶傷。

曹操派來的郭嘉一行人,依靠著玄武寶玉的無限加持增益屬性的能力,拼死來到了陣法中心處,可惜不但那兩輛馬車中的是假獻帝和伏皇后,就連護衛在旁的皇甫嵩等人都是法術幻化而出的贗品。

知曉了自己根本就沒有找到正主之後,祭出了玄武寶玉的郭嘉心神激盪,再加上法力損耗過多,直接就是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郭嘉內傷吐血,玄武寶玉沒有了持續的法力支援,立刻失去了它那強大的效果,漫天的黑雲和光柱相繼消失,所有的增益狀態也消失無蹤。

沒有了郭嘉和強大的玄武寶玉,曹操一方的實力大降,見此情形,諸葛亮趁機全力運轉陣法,將八陣之力全部集中在了他們的身上。

此戰結束後,郭嘉重傷被救走,曹操的長子曹昂被八陣圖擊殺,夏侯惇失去了一隻眼睛,另外兩位同行的謀臣也沒有逃出來。可謂是損失極重了。

諸葛亮此番可算是大獲全勝,不過己方帶來的精銳連弩士和皮甲戰士,也被孫策的人殺了不少,兩邊的戰力也所剩無幾了。

然而他們都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這裡畢竟是益州的地面,實力最強的還要數益州的牧守劉璋。

數十萬大軍衝進了武都郡,在這樣龐大的兵力面前,任何陣法和強者都無法對抗,就連諸葛亮也只能匆匆離開了此處。

可惜眾人誰都沒有看到真正的獻帝一行人,在劉璋大軍的四處查探之下,終於探明瞭天子的蹤跡。

張任本來要帶著數十萬去強行將獻帝帶回去,可是就在此時,這支龐大的軍隊中卻發生了內亂。

事實上益州的內亂根源存在已久,要從劉焉說起。

中平五年,劉焉向漢靈帝建言設立州牧總管各地軍政大權,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劉璋與兄長劉範、劉誕都留在京城,只有劉瑁隨劉焉入蜀。

劉璋後來出任奉車都尉,受朝廷派遣詔諭劉焉,劉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劉焉死後,益州官吏趙韙等希望利用劉璋溫仁,於是上書推舉他繼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詔為益州牧,同時任命趙韙為徵束中郎將。

將領沈彌、婁發、甘寧起事反對劉璋,被趙韙打敗後奔荊州。

在此以前荊州牧劉表上書告發劉焉僭越身份,在乘車器物衣服方面和天子比擬,因此趙韙駐兵朐腮以防備劉表。當初南陽、三輔的幾萬家百姓流亡到益州,劉焉將他們全部收為部眾,稱為“東州兵”。

劉璋性情柔弱寬容,缺乏威信謀略。束州入侵凌橫暴,成為百姓的災難,劉璋沒有能力制止,舊有計程車人相當埋怨並且叛離。趙韙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