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27章 戰陣上擊退張勳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陳登年級雖大,謀略卻著實出眾,此言一出不但有了應對張勳大軍之策,還順便帶出了反客為主之法。

廣陵郡乃是陳重的初臨之處,曾經的郡守乃是十八路諸侯之一的張超,只不過他後來跟其兄長張邈和呂布合力對抗曹操,戰敗後自刎而死。

廣陵郡本屬於徐州下轄的一郡,自從張超離開後,來到豫州的袁術便將觸手探到了此處,佔領了廣陵。

那時候徐州還是陶謙做主,雖然他屢次派遣糜竺等人去交涉,奈何袁術兵強馬壯,又蠻橫無理,此事當然是不了了之了。

其後徐州數次易手,無論是劉備、呂布,還是袁遺都沒有心思奪回廣陵郡。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廣陵郡也算不得什麼好地方,因為南方地帶人煙稀少,並未太過開發,各路諸侯比較中意的都是北方的中原各州。

不過此次袁術聯合袁紹,主動攻襲徐州,陳重也並非心慈手軟之輩,肯定要給與其最狠辣的還擊,否則不但給人軟弱可欺的印象,今後也將無法在天下立足。

事不宜遲,陳重當即依照陳登所說,親筆寫了兩封密信,陳登主動請纓,願意親自將其暗中送到漢朝舊臣的韓暹和楊奉手中。

不說陳重在徐州調兵遣將,單說陳登在數騎的護衛下,率先來到下邳道附近等候韓暹。

不久後,韓暹果然引兵至此,見到陳登後不禁驚道:“據我所知,汝乃青、徐二州之主陳重麾下謀士,為何來自投羅網?”

“哈哈哈哈!”

聞聽此言,陳登毫無懼色,反而歡暢大笑,“韓暹,我知道你原本乃是漢臣,走投無路才投到了袁術帳下。

不用我說,你也應該知道袁術性最多疑,現在尚且並不信任將軍,那將軍後必為其所害。今不早圖,悔之無及啊!”

對於袁術此人,韓暹確實頗多怨言,因為他麾下諸將眾多,但袁術疑心頗重,又喜歡阿諛奉承之輩,並不以實力為先。

韓暹雖然算不得什麼絕世名將,也比不過關羽、張飛和太史慈等人,但總歸是比張勳等人強上許多。

自己的實力強,卻只能屈居人下,無能為力,這種感覺自然讓人不爽,韓暹心中也早有怨恨之心。

如今天下大亂,不光是各路諸侯,名人謀臣在研究大勢,不少武將也有自己的考慮。

袁術目前看來勢力龐大,不但佔據了豫州全境,還侵佔了徐州的廣陵郡,以及揚州和荊州部分割槽域,麾下兵馬達到三四十萬,聲勢一時無兩,不過隱患卻是極多。

要知道南方各州本就不是人煙稠密的繁華所在,袁術還在各地橫徵暴斂,徵民為兵,湊出了龐大的軍隊,可是如此一來,他卻很難支撐這幾十萬軍隊的糧餉。

為了能讓軍隊不產生怨念進而譁變,袁術麾下的大將都會對士卒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至於百姓如何悽慘,那就無人過問了。

韓暹和楊奉本是故友,又一起投到了袁術帳下,兩人也時常議論天下大勢。

在他們兩人看來,袁術如此無德無能,肯定不能支撐太久,能爭奪那至尊之位的人並不多,看起來最有可能的就是曹操和陳重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韓暹見到陳登後並未直接動手,而是將其請到自己帳中密談。

此時聽完陳登所言,韓暹也並未隱瞞心思,當即嘆道:“吾欲歸正,但所恨無門耳!”

陳登見到韓暹已經有了動搖之意,連忙拿出了陳重親筆書寫的密信。

韓暹覽書畢曰:“陳牧守言辭真切,吾已知之。公且先回。吾與楊將軍之後必定會反戈擊之。但看火起為號,牧守就可以兵相應也。”

得到了韓暹肯定的答覆,心中也是極為喜悅,當即迴轉徐州城,將此事報給了陳重。

雖然韓暹和楊奉已經答允了投靠之事,但陳重卻對他們不得不防,還是兵分四路。

高順引一軍進小沛,敵住橋蕤大軍,陳宮引一軍抵住韓暹,臧霸引一軍防備楊奉,陳重則帶領其他人守住徐州,親自迎戰敵軍的大將張勳。

數日後,張勳果然率領兵馬抵達徐州,並且在城外三十里下寨。

兩軍佈陣完畢,雙方鼓聲轟隆,號角聲長鳴,看起來氣勢十足。

此次為了提升士氣,再加上身邊也沒有大將在旁,陳重索性親自出戰,在陣前面對敵方大將張勳。

陳重胯下赤兔寶馬,身上是呂布的戰神鎧甲,手中單手握著方天畫戟,眾人望去都感覺其英武非常。

張勳並未跟陳重交過手,不過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