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18章 勢力發展1 (第2/2頁)

加入書籤

的是根據李義的智囊團預測,人口增長趨勢是必然逐步增加的,隨著倖存者在基地生活住逐漸穩定下來,有足夠的食物補充後,生孩子的意願就會增加。

而且現在是屬於半計劃經濟的政策,大家 的負擔也沒有天災之前那麼重。生孩子還有各種補貼以及教育的免費等等各方面政策讓大家都有意願要孩子。

繁衍後代是動物的本能,人類也不例外。之所以天災之前人口一直處於負增長模式,和整體環境脫不開關係。

當外部環境導致人民連結婚都困難的時候,那新生人口從哪裡來?私生子嗎?歸根到底還是要減輕一些實打實的負擔,鼓勵人口不能光靠喊口號嗎,應該動用真金白銀的。

就拿李義來說,現鼓勵生育那絕對是很捨得砸物資砸錢的,因為他很清楚一個種族想延續下去除了靠絕對的武力之外,數量優勢也是必須要有的。

一個偌大的帝國想徹底控制住,主體民族必須數量要有絕對的優勢。這就是天災之前龍國雖然是多民族國家,但是政權大體依然穩固的原因。主體民族佔了國內總人口比例百分之九十多,少數民族想搞事也搞不起來。

相反一些歐洲國家,主體民族人口占比才接近一半,剩下的都是移民人口,所以內亂不止也就不稀奇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