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30章 華夏聯盟(大結局) (第1/1頁)

加入書籤

晨光熹微,薄霧繚繞。 幽靜如斯的泰山之巔清風徐徐,風雲流散,仿若是人間仙境一般。 而那東方的日頭,就像是打好招呼似的,居然準時準點地從雲彩後探出臉來。 泰山日出為古今之大觀,但凡遊覽此地的人,無不是熬夜等候。即使如此,有幸見到的人也不足兩成。 就比如齊譽和黃飛當年,他們暗查川王妃至此,本想要流連觀賞一番,卻沒想到天公不作美,最後只得悻悻而去。 如今故地重遊,終於補上了之前的遺憾。 對此,齊譽對黃飛似有深意說:“烏雲淡去,雲破日出,現在的天色果然比以前更具人情味。” 對於這變天的比喻,老黃是佯裝沒聽明白,只是隨口附和了一聲:“嗯,今天的天氣確實不錯。” 見這小子沒趣得很,齊譽便改去了李良吉那裡。 泰山當地的官吏在得知二聖駕臨後,忙不迭地趕過來拜見,同時還奉上佳餚美酒、華貴輕裘等物,以為觀賞怡情以及凌晨禦寒所需。 有了人氣,這地兒就顯得熱鬧了許多。 二聖斟酌了一番,後召來當地的禮房典吏,以為這次封禪大典的禮賓司。記載方面則由殷俊負責,基本上算是都妥當了。 之所以不召禮部的官員過來,主要是不想這事在朝野內部衍生討論,萬一弄不好,就會出現唱反調的聲音。 與其自討沒趣,反不如從善如流去聽從齊譽的建議,改為是不經禮部而直接祭天。 “哦?是齊愛卿到了呀!” “少保,快快請坐!” 齊譽拱手謝過,然後淡然地坐在側席位。 另一側為殷俊的坐席,此時的他雲淡風輕、毫無壓力,似乎已經適應了新的節奏,同時也做好了迎接新時代的心理準備。 李良吉乾咳一聲,開口問道:“齊愛卿,你倡導的那個華夏聯盟到底靠不靠譜?” 李宏裕聞言,也不由得跟問了一聲:“是呀,朕也有此疑問。” 齊譽笑了笑回道:“這麼說吧,百年內這個框架還是很管用的,至於百年之身後事,還是交由子孫們去完善吧……” 所謂華夏聯盟,乃是齊譽提出來了一個宏大構思。 它是由軍事保障作為利益交換條件,繼而繫結諸方勢力的莊重契約。 約內說,聯盟內的成員必須同進同退、互助協防,若其中一國遭遇外襲,盟內的其他成員都必須出兵協助;若盟內成員違約或者是自立為王,那麼,盟內的其他成員就會興兵群討,甚至是聚而殲之。 這樣一來,諸方勢力集團就被迫繫結在了同一個戰壕內,即使你發展迅速,也不可能有實力去對抗整個聯盟。 齊譽堅定地認為,就目前的世界而言,絕不存在能和聯盟掰手腕的勢力。只要自己的科技發展不停止,百年內絕對安全無虞。 至於歐洲列強,他也想用此法展開招攬。 他山之石的哈里不是已經把華夏的文化廣泛推開了嗎?既然文化在那紮根,何不趁此時機更進一步,順勢把聯盟的橄欖枝也拋過去? 有這樣的大靠山可抱,他們不趨之若鶩才是怪事。 此勢若成,蘇伊士運河就變成了鐵打的囊中之物,任誰都沒有辦法奪去。若再加上現管的馬剌甲海峽,海航的大局基本大定。 對於百年之後的預測,齊譽大致持樂觀態度。 既然華夏的文化已被洋人們接受,那麼其後裔肯定不會再生排斥,到了那時,彼此同一文字、同一信仰,還談什麼非我族類之類的話? 齊譽逐條分析,入微講解,闡述著其中道理。 李宏裕點了點頭,又問道:“如此宏偉藍圖,需要人才的支撐方可實現,就比如說,未來各方的繼任者,少保對此可有栽培?” “絃歌不輟,薪火相傳,社稷大業又豈能後繼無人?”齊譽暢然一笑,道:“就以大華為例,在小彤卸任後,我欲推薦郭春海赴任之,以他的才華和眼光,定可做出一番事業來。此外,南洋學院也湧現出了一些非常不錯的好苗子,只要日後悉心栽培,不久的未來定堪大用。” “說的也是,如今文教大興、百家爭鳴,又豈有不湧現英才的道理?” “陛下所言極是!” …… 泰山封禪,一直都是太上皇李良吉的生平夙願。 孝順有佳的李宏裕自然不會去搶父親的風頭,他禮讓三先,最終如願地把老爹推向了臺上。 隨著一陣莊嚴肅穆的鼓樂聲響起,拾階而上的太上皇躬身向蒼天拜了下去…… 這次封禪和古史中記載的方式有些不同,它一不封神二不頌仙,而是公開表示將統治權禪讓於民。此外,還有大赦天下。 自這一刻起,歷史進入了大統元年。 卸任之前,皇家最後一次行使了國家權力,擢齊譽為新一屆的內閣首輔,殷俊為內閣次輔,兩人肱股相依共擔國事。至於他們之後的換屆,全由民眾的推舉決定。 在大赦天下的環節裡,卻出了一個意外的小插曲,李良吉他千赦萬赦,唯獨一人不赦,那就是他之前的枕邊人蘇琉。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