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215 江南煙雨寺 (第1/2頁)

加入書籤

烏龍山煙雨寺。

落款:司鴻釋玉。

這十多個字寫得如涓涓細流,卻又透著如磅礴江水般的恢宏氣勢,似乎是司鴻釋玉所寫。

俗話說字如其人,這手字,絕不是尋常人能夠寫得出來的。哪怕有其形,也不可能有其神。

我真沒想到司鴻釋玉這麼快就會來找我麻煩,而且是親自前來。但是,我能不去麼?

我似乎不能不去,因為司鴻釋玉若執意見我,我哪怕不去煙雨寺,她也可以來我家找我。她到底是居士,這禮節我不能少,免得落人口實。而且,她都已經親自到煙雨寺來了,我不去似乎真的太顯得傲慢。

烏龍山煙雨寺就在寧縣區域內,不過離著縣城還有數十分鐘的車程而已。

我跟顏白雪說我出去有事,然後也沒通知摳腳、長髮他們,開車徑直往煙雨寺去了。

煙雨寺,名字很美,但其實也不過是寧縣這人跡罕至的一個高山寺廟而已。而且,還是尼姑廟。

在煙雨寺數里處,還有個烏龍寺,這烏龍寺的香火極盛,可以說和煙雨寺恰巧是兩個極端。

我開著車到烏龍山的山腳下,卻發現必經的路口處掛著政府的牌子,“烏龍寺景區修繕,暫不待客。”

這句話下面還標註有時間,竟是要持續到兩個月後。

難道要我走到煙雨寺去?

我沒有這個閒心。

瞧瞧周圍,沒有人煙,我把車停在路旁,然後撥通了掛在滅蒙脖子上的那個電話手錶。

滅蒙很快從高空俯衝下來,出現在我旁邊。

我坐上它,往煙雨寺飛去。

煙雨濛濛,江南的景色大體可以概括為“柔”字,連女子,也如水般柔潤。

煙雨寺深處烏龍山中,因江南雨水多,這寺又海拔高,總是被霧氣瀰漫著,似又抱琵琶半遮面,又似小荷才露尖尖角,是以那時建立寺廟的人才給這寺廟去了“煙雨寺”這麼的名字。

這些,是我在寧縣旅遊指南上面看的。

可惜,煙雨寺雖然古樸,但寺廟卻不大,供奉的菩薩也不多,是以這些年始終沒能成為旅遊熱點。

我和滅蒙很快變出現在煙雨寺的上空。

我是有些信佛的,不願觸犯菩薩,讓滅蒙在寺前落下,然後沿著臺階緩緩往煙雨寺寺門走去。

據說煙雨寺前臺階共有九百九十九階,且這青石臺階的也不是正常規格的20cm高,而是19.9cm。以前我在寧縣時曾想來看看是不是真的,但總因為寫瑣事而忘了,這次我特意從臺階最底下往上走,直到走到寺門前,我才發現,原來煙雨寺臺階只有九百九十八階,若硬要說是九百九十九,還得加上最底下的地面才行。

這寒冬,煙雨寺旁的林子裡已經是冰封雪蓋,瞧過去,滿目都是白茫茫與亮晶晶。

寺門前卻露著青石地面,沒有積雪,應該是有尼姑打掃過。

此時,在寺門前,有個身形佝僂,打扮古樸的老奶奶站著。她給我的印象就是人很老,頭髮卻還很黑。

這位老奶奶拄著蛇頭柺杖,眼睛微眯,乍看去就像是為尋常老人家,再看,卻又覺得極不尋常。

她的氣息隱隱有些和黃老伯相似。

我心裡微驚,難道這位老奶奶就是傳說中的司鴻釋玉?

只是,司鴻釋玉的氣息應該不僅如此吧?莫非是她掩蓋氣息了?

說實話,這位老奶奶給我的第一印象並不是特別好,有些陰冷,正如她的蛇杖。

而司鴻釋玉給我的印象,也不好。這倒都是因為趙陽春那個傻蛋而造成的。

我微微躬身拱手道:“不知道司鴻居士找我前來有什麼事吩咐?”

蛇杖老奶奶這時才微微睜眼看我,似乎生病了似的咳嗽兩聲:“小姐在裡面等你……”

她說話有氣無力的,我卻差點罵娘。

聽她的話,我顯然知道她不是司鴻釋玉了,司鴻釋玉應該是她嘴裡的“小姐”。

只是,您不是司鴻釋玉,就別站在寺門前擺譜啊!您擺出這高深莫測的模樣不是故意讓我出醜麼?

我甚至覺得,司鴻釋玉這就是故意在給我下馬威,這讓得我有些不痛快了。

當然,我也不會為這點小事就發火,只是也不再和蛇杖老奶奶說話,和滅蒙跟著她往裡面走。

過寺門,前殿裡,左右是四個怒目金剛雕塑,腳下還踩著小鬼,虎虎生威。

走過前殿,前面是青石鋪就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