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158 大黑馬(上)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個老頭穿著長袍,像個隱居的修士。身材有些單薄,但氣勢很足。

我問財老鼠他們:“你們沒有誰認識這兩位內勁上師麼?”

他們都是搖頭,高莫離感嘆著說道:“到內勁上師的層次,已經很少出世了……”

我點點頭,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反正,我是沒有“出世”的打算。我覺得,人生在哪,都是修行。

長袍老頭和突額骨老頭兩人用眼神對視著,還沒上去,兩人之間就彷彿已經有火花在迸射開來。

內勁上師,內氣修為遠超內氣大師,其實力自然也遠非內氣大師可比。我眼睛跟著他們兩,不想放過這場很可能會相當精彩的對決。甚至,我連一絲一毫都不願意略過去。因為能見到內勁上師交鋒的機會實在是不多。

在場的,那些內勁大師們也都像我這樣,個個目不轉睛,滿含期待。

終於,兩個老頭都走到軟墊上去了。他們的氣勢也幾乎已經達到頂峰,無風,衣服卻自行鼓舞起來。

這是內勁上師的標誌。只有內氣達到這種程度,才能夠被稱為內勁上師。

這還是黃老伯在知道我已經有內勁上師的實力才告訴我的,算是區分大師與上師的基本方法吧!

我試過,我調動體內八股內氣就可以達到無風自動的地步。也就是說,我比最新晉的內勁上師的內氣是要強些的。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就比新晉的內勁上師要厲害,他們都是浸淫武學數十年的人,跟他們中的大多數比起來,搏鬥技巧與經驗始終還是我的短板。

我看到他們兩氣勢達到頂峰也才到無風自動的地步,估摸著,他們應該就是最新晉的內勁上師而已。

也是,要是那種資深的內勁上師,謝起源、謝正源他們能請得動?就算僥倖請得動,那得付出多大代價?

而在我盯著他們無風自動的衣襬和袖袍時,兩個老頭陡然間便交上手了。

兩人的招式都是很純粹的華國風,這表明了他們是傳統練家子的身份。在國內,或許段位高手中,搏擊技巧濃郁的人比較多,但是能到達內勁層次的,基本上都是傳統練家子。

這是為什麼?

因為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不可能願意將自己的精髓教給對方的人。

西方或許會有很多內勁層次的拳手,但他們卻絕對沒有幾個精通華國功夫的內勁高手,便是這個道理。

近些年還好些,觀念都逐漸開放起來,在謝老爺子,甚至我三叔他們那輩,根本就不會去研究什麼拳擊啊、跆拳道啊、柔道啊!他們就沒想過去中西結合,更別說徹底接納那些來自其餘國家的武學了。

這種觀念,我不好評論,只能說是有利有弊。

反正,我自己是走的中西結合,只求純粹的搏鬥技巧這條路子,眼下,我覺得這條路還能繼續走下去。

白蛇吐芯、海底撈月、青龍擺尾、餓虎撲食、童子拜佛……

臺上兩個老頭是打得難解難分,都頗具傳統招式的精髓,不求絕對的力量,但重在個巧字。

我看得是如痴如醉,也再腦海裡不斷的演練他們的招式,分析他們在哪個時刻用哪個招式是否最為恰當。雖然說到內勁層次基本上已經沒有固定的招式了,但從他們如羚羊掛角般的過招中,我還是能看得出來這些招式的影子。

精妙!

偶爾看到精彩的對拆時,我便會忍不住在心裡讚歎。不愧是內勁上師,到這個層次,果然沒有庸手。

只是,當我看得正過癮的時候,兩個老頭的比鬥卻也已經突然間分出勝負了。

高手過招總是這樣,勝負都在一瞬間,稍微的疏忽,便可能敗了。

最後的勝利者,竟然是謝正源那邊的那個始終面無表情的長袍老頭。這種結果,讓得謝起源面色終於是有些難看起來,或許,他壓根就沒有想過自己這邊的內勁上師竟然會輸。

他的目光急切的朝著旁邊的趙陽春看去,估計是想在趙陽春這尋求信心。

趙陽春的眼神卻是盯著我。正如我的心思這樣,他肯定也想和我分出個勝負來。

還沒等到兩個老頭走回到座位上,我們兩就各自從座位上起身,也不說話,只是朝著軟墊那走去。

我們當天沒有分出勝負,聽了謝起源和謝甚源的話,就是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遲早會交上手的。

趙陽春的實力不弱,估計比剛剛這兩個老頭都要厲害。但我不懼,我需要這樣的對手來磨練自己。

在這刻,我只覺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