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十一章 我的諾亞上帝老天爺啊 (第1/2頁)

加入書籤

雖然異次元人在奧特曼的世界觀中名氣十分大,但是其實他們的存在十分稀少,已知能夠在異次元活動的人,要麼就是亞波人、基利埃洛德人這樣不知道已經在異次元裡發展了多少代的文明,要麼就是一些特殊的存在,比如說時空城這樣的特殊物品或者是某些強大的存在。 由於出現的次數過少,同時也因為這並不是光之國的主要研究方向,所以在這之前,光之國面對未知異次元的處理方式都相當的原始——肉身硬抗。 卡斯托是一直都知道,在原著中,一直到未來的貝利亞銀河帝國之後,因為來自平行世界的危機慢慢增多之後,光之國才會對本宇宙之外的空間展開研究。 但是他也是後來因為和另外一個宇宙產生了聯絡,發現了奈克瑟斯的遺蹟時之後,為了確定這個遺蹟的性質開始查資料之後才發現,其實光之國對於異次元的研究也十分的少。 相比起來,卡斯托還真的挺希望託雷基亞能夠從基利埃洛德人的身上,找到一些有用的東西,如果可以的話,他還挺想去看看,所謂的基利埃洛德人的神,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不過隨著託雷基亞將手上的資料遞給卡斯托,他就知道,新的麻煩又出現了。 卡斯托是這兩萬年裡,唯一一個會堅持去奧特監獄和貝利亞聊天的人,所以雖然他對於貝利亞的那些理念不是很認同,但是這麼多年下來,他也是真真切切的理解了這個時期貝利亞的各種思想的。 可希卡利和託雷基亞並不是。 從奧特監獄出來回到光之國的路上卡斯托就注意到了,這兩個人就好像是人生觀被衝擊到了一樣,全程一言不發。 他們聽進去了。 卡斯托對於這樣的結果雖然早有預感,但是還是感覺到有些頭疼,對於這些和思想有關的東西,其實在光之國有一個很奇怪的悖論。 對於思想和制度,只有藍族的人會去深入的研究,可是藍族的人越是深入的研究了,就越容易陷進去,然後鑽進死衚衕。 光之國現有的人,其實按照膚色大體可以分為三個種族,紅族、銀族和藍族。 紅族是天生的戰士,各方面能力均衡且技能、格鬥等方面都強於一般的奧特曼,除了頭部,胸甲以及少量銀色花紋外全身皆為紅色,眼睛多為六邊形,有胸甲,例如泰羅,賽文等。 銀族屬於奧特曼一族的決策者,重大決斷都是這一族負責裁定,他們的身體花紋為紅銀相間,眼睛多為橢圓形且有複眼,例如初代,歸曼,佐菲等。 而藍族主要是科研人員類似文官,例如希卡利和託雷基亞。 在光之國是沒有等級制度的,對於工作也沒有優劣之分,所以具體到個人,可能根據選擇和天賦的不同,是不一定要嚴格按照這樣的分工去安排工作的。 但是刻板印象之所以是刻板印象,那就是因為至少在某一方面,刻板印象代表了這個全體的某些特質,就比如紅族的人天性樂觀而且好動,銀族的人天性冷靜而且決斷快速,藍族的人天性敏感而且善於思考。 對於貝利亞所說的那種有關制度的話題,紅族的人甚至都不會聽完,就會掄起拳頭打上去,而銀族的人,比如佐菲那樣的傢伙則會認真聽完,然後快速的跑去掉其中和光之國理念不符合的部分,吸收符合的部分。 可是希卡利和託雷基亞恰好是藍族,他們倆在聽完貝利亞的話之後,第一時間不是去分析對方的話,而是開始反思自己。 卡斯托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要反思些什麼,反正結果就是,在幾天的反思之後,這兩個人又開始理念不合了。 原本這件事情其實和卡斯托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畢竟他不是這方面的學者,他甚至都不感興趣,但是很不巧,在希卡利和託雷基亞的心裡,卡斯托就是貝利亞思想在光之國最好的研究物件。 隨著卡斯托開始翻閱資料,託雷基亞也開始認真的講述起了自己的觀點,“我曾經覺得只有光芒才是秩序的,但是我仔細的研究之後確定,如果只考慮秩序這一點的話,其實黑暗也能夠做到......” 託雷基亞說到這裡有些欲言又止,畢竟這樣的話多少有些違背光之國的觀念了,但是卡斯托卻毫不在意的說到,“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嗎?在宇宙中黑暗佔據了九成以上的空間,黑暗本身就是主流的。” 託雷基亞點了點頭,稍微放鬆了一些,“不論是哪裡的資料都顯示,確實是以光為基礎的秩序更能夠讓絕大多數的文明生活在愉悅之中,但是也存在不少的資料顯示,如果以黑暗為文明帶去秩序,同樣也能夠讓文明穩定發展。” 卡斯托坐在他的對面,“的確,特別是在那些環境極端惡劣的星系,資源的匱乏以及危險的宇宙環境,導致了一些文明只有在高壓和監管下才能夠存續,如果以生存為第一要義的話,那確實黑暗的統治也是統治。” 託雷基亞搖了搖頭,“事實上還不僅僅是這樣,我仔細的翻閱了文獻之後發現,其實安培拉統治下的文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