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8章 大哥,鄧氏不能殺! (第1/1頁)

加入書籤

聽到朱標不用劉保兒這些宮人伺候,反而要他的愛妃鄧氏服侍宴席。 朱樉的腦袋就跟家雀兒一樣,快速轉動。 先是看看鄧氏,又轉頭看向朱標。 可兩個來回下來,他卻依舊不敢開口。 見此情形,鄧氏也熄了那微不可見的幻想。 臉上不敢展露半分的不情願,衝朱標很是恭敬說道: “臣妾不敢擔勞煩二字。” “服侍太子殿下,伺候秦王殿下,乃是臣妾本分。” 沒有理會鄧氏。 朱標夾起一筷飯食放在嘴裡,旋即衝朱樉淡淡問道: “二弟,此行鳳陽可有收穫?” “有!” 朱樉連忙放下筷子,開口說道: “此行鳳陽一路艱辛,臣弟更覺當年父皇創業之艱。” “臣弟身為皇嗣,也需更加.....” “你不是個會說場面話的人。” 朱標瞥了眼站著的鄧氏,輕聲打斷道: “有人事先為你準備的說辭,不說也罷。” “這些個不盡不實的話,說了也等於白說。” “是....” 見自己大哥已然知道,自己方才所言都是鄧氏提前授意。 朱樉沉吟片刻後,這才小聲說道: “大哥,臣弟無用,並未有什麼獨特見聞。” “只是臣弟以為,如今百姓的日子比龍鳳十年時,要好上許多。” “說說看。”朱標有些好奇的看向朱樉。 “大哥,龍鳳十年時,陳友諒率兵來攻。” “當年母后帶著大哥、臣弟,還有允恭他們,到田間與百姓一起割麥子。” “臣弟現在還記得,當時百姓看著自家田地裡長出的麥子,臉上卻少有歡喜。” “相反,他們臉上卻多是惶恐、侷促。” “好像不盡快將麥子割完,仔細藏在家中。那些自己田裡的麥子就會逃走一般。” “而此次沿路看到百姓割麥,雖也是辛苦,可百姓臉上卻少有侷促,更無慌張。” “臣弟還看到老農在田間樹蔭下談笑,休息。” “那般情景,似乎應了宋學士所言的怡然自得四字。” 朱標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繼續問到: “那你以為,為何有如此變化?” “應是如今天下太平!” “先前百姓之所以擔憂,無外乎是擔心父皇戰敗,陳友諒的陳漢大軍佔據城池後,搶奪他們的糧食。” “而如今天下太平,百姓自無這方面憂慮。” “有咱大明朝廷撐腰,有各地官府做主,他們自家田裡的糧食,任誰也搶不走。” “如此才有怡然自得,也有安居樂業之象。” “說的好。” 朱標很是讚許的點了點頭。 旋即舉杯看向幾人。 “就憑二弟所言天下太平,當飲一杯!” 聞言,常氏、朱樉、王氏也紛紛舉杯。 也是見朱標心情大好,朱樉衝朱標小聲說道: “大哥,可否讓鄧氏入席?” 朱樉語罷。 朱標好似沒聽見般,也不理會。 反而衝鄧氏開口道: “為秦王妃斟酒。” “是。” 見鄧氏拿著酒壺走到自己身旁,王氏微微起身,拿起酒杯湊到酒壺跟前。 可縱然是王氏給了這鄧氏幾分面子。 鄧氏卻無半分感激,反而心中對王氏愈發鄙夷了起來。 若是在王府,她豈會淪落到給王氏斟酒的地步! 更讓她不能接受的是。 方才朱標稱呼王氏,不再是親王正妃,而是用秦王妃! 這一字之差,足見朱標並未將她鄧氏視作秦王妃子。 於朱標眼中,她鄧氏恐怕也只不過是個地位稍高一點的奴婢罷了。 “王氏,孤有個好訊息要告訴你。” “擴廓將軍投我大明,孤有意向父皇進言,封他為齊國公。” “如此,你便不算什麼前朝俘虜,你在我大明也算有些根基。” “多謝太子殿下!” 見王氏起身便要下拜。 太子妃常氏忙伸手將她扶住,笑著說道:“傻妹妹,方才兄長也說了,自家人吃飯不用顧及這些個禮數。” “隨意一些就好。” “這.....” “你們大嫂說的不錯,自家人吃飯,沒那麼大的規矩。” 聽到朱標都這麼說,王氏頓了一下,旋即笑著改口道: “多謝大哥,多謝大嫂。” “快坐快坐。” 語罷,朱標依舊不說朱樉的過錯。 只是與他隨意飲酒,說著些有的沒的。 而太子妃與王氏,也在相互說著什麼。 談笑之間,哪裡有太子、秦王的君臣之分,更顯得四人像是極其融洽的一家人。 只不過。 正是看到四人極其融洽,旁邊站著的鄧氏愈發覺得自己像個外人,是個奴婢丫鬟一般。 她怎會看不出來。 朱標今日有意折辱於她,而且席間還多次抬高了王氏。 顯然! 朱標是知道她跟隨皇嗣前往鳳陽,也知道她與朱樉的錯處。 只不過此時隱忍不發,遲遲不開口問罪。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