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6章 諸將贈禮 (第1/1頁)

加入書籤

等徐達說完,朱標也似恍然大悟般緩緩點了點頭。 自己出生,老朱登山刻字: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其意無非是無嗣者,可到此山求子。 而徐達顛倒雄英之名,將土拉河命名為英雄河。 無外乎是要自己賞賜天下男兒一個英雄之名。 而且土拉河位置乃是在北平以北,將來無論是依託草原,向北、向西進軍。 亦或是向東,發兵倭國、高麗,都要經過土拉河,也就是被改名的英雄河。 如此。 但凡將來大明用兵,未得勝戰便能先振作士氣。 不得不說,徐達當真..... 就在朱標心中默默感嘆徐達睿智超人之時,卻發現這老傢伙竟滿臉驕傲,隱隱之中甚至還有那麼幾分得意的盯著自己。 不用想都知道,徐達早在調侃自己的時候,便已提前想好了賞賜之物。 “諸將士!” 朱標清了清嗓子,衝在場兵卒朗聲說道: “今孤得嗣,改土拉河為英雄河。” “漢家兒郎出雄關,戰北地,飲黃天。” “定草原,開太平,屬真英雄也!” “多謝殿下!” 徐達等將帥率先跪拜,旋即身後龍驤、豹韜兩衛士卒也齊齊下拜,振奮回道: “多謝殿下!” “多謝殿下~” 一時間,明軍高呼,山河懼顫。 徐達、馮勝,哪怕是普通士卒,此時臉上均是欣喜振奮的表情。 朱標得子,皇孫降生,即便還未被冊封太孫。 可誰人不知,雄英小殿下定是大明的第三代君主無疑。 對他們這些早將朱標視為主帥的人來說。 對他們這些個持刀衛國,揮灑血汗的軍中漢子來說。 能得知雄英的降生,能看到朱標喜得一子,能知道大明基業後繼有人。 這比賞賜金銀更讓他們振奮。 剎那間。 明軍將士的吶喊也在草原上空不斷迴響。 似是草原信奉的長生天,此時也不由為大明皇孫的降生一併欣喜。 “草原漢子,為戍家園,慷慨奮勇,也可謂之英雄!” 聽到朱標還念及他們。 乃兒不花帶著一眾元兵士卒,同樣衝著朱標齊齊下拜: “多謝殿下!” “多謝殿下!” “殿下!”徐達率先起身,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遞到朱標跟前。 “末將除擅軍武外,別無所長。” “多年征戰心得,均記錄在冊。” “若殿下不棄,末將願將此物贈予雄英小殿下。” 聽到這話。 朱標眼前一亮,視若瑰寶般目不轉睛盯著徐達手中的那本冊子。 可就在朱標緩緩伸手,打算去接的時候。 卻突然想到了什麼,隨即開口道: “徐叔,此物乃你畢生心血,當傳其家,何不交給允恭他們?” 這本冊子的價值,朱標自然清楚。 或可說,此物珍貴不亞於武俠小說中的傳世秘籍。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凡名將者,都是從大大小小數百場戰役中拼殺出來,在無數生死險境中不斷積累經驗。 而用袍澤性命,用自己出生入死換來的經驗,自然是珍貴無比。 除家中晚輩外,饒是遠房姻親也不願相授。 甚至似擴廓這般略微偏執之人,即便是自己兒子也不願傳授,只是選有將才潛質的乃兒不花親力教導。 正因如此。 朱標之所以培養允恭、馮誠、李景隆這些武將子侄。 並非是朱標看重門閥,不願平民百姓貿然崛起,榮耀軍中。 相反。 朱標甚至極不希望軍權一直在某幾個家族中兜兜轉轉。 可是沒辦法。 這些武將子侄自有家中長輩教導,傳授行伍經驗。 那些平民百姓、尋常士卒卻是沒有。 偏偏帶兵打仗,行伍軍陣這事,還有點熟練工種的意思。 也是因此。 想要大明武備不出現斷層,朱標第一步只能率先培養這些武將子侄。 可現在! 徐達將戎馬一生之所得記錄成冊,甚至還拿了出來。 若依託此物,開辦軍校。 從普通百姓、尋常士卒中挑選帥才將種,未必不成! “徐叔,此物甚至珍貴,不如.....” “殿下!” 不等朱標說完,徐達表情嚴肅,鄭重說道: “允恭他們,自有末將親自教導。” “即便末將離世,也有殿下敲打一二。” “此物乃末將閒暇所記,本不算什麼,若殿下嫌棄,末將收回便是。” “徐叔說的哪裡話!” 見徐達說著便要將冊子重新收回去。 朱標眼疾手快,一把將冊子拿了過來,順勢便揣進了懷中。 “侄兒替雄英謝過徐叔。” “殿下,末將也有禮物贈予雄英小殿下!” “末將也有!” “末將也有!” 一時間,馮勝、鄧愈等人將早就準備好的禮物紛紛拿了出來,交到朱標手上。 如今不同於當年。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