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章 老朱,活爹 (第1/1頁)

加入書籤

攔在朱標跟前的同時,藍玉忙轉頭衝朱樉說道: “秦王殿下,快將呂本之事原原本本說出。” “誰曾向您進言饒恕呂本。” “誰遞過奏疏!” “這......我......” 朱樉雖不知自己犯了何錯,但見自家大哥動怒,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大錯。 此時朱標甚至直接動刀。 朱樉心神俱顫之下,一時竟不知該如何開口。 “鐺~” 也是此時。 朱標順手將長劍丟到地上,手持劍鞘,作勢便朝朱樉走去。 見此情形。 藍玉這才鬆了口氣。 也對。 朱標雖對諸皇子嚴厲,可也沒有像老朱一樣,喊打喊殺過。 也是見自家大哥並非要取自己性命,而是要用劍鞘教訓自己。 朱樉長長鬆了口氣的同時,這才開口說道: “大哥,臣弟壓根就沒在意過呂本。” “您讓我暫代朝臣,說是讓臣弟全權處置胡逆一案。” “可是大哥您也知道,除胡逆案,朝中每日的其他奏疏都多達數十份。” “那幾日臣弟監國的時候,根本沒心思關注胡逆案。” “哪些官員該殺,哪些官員該放。” “都是三弟、四弟,還有鐵鉉、馬虎呈報。” 見朱樉滿臉憨直,似訴苦般委屈說道。 朱標也知道,那千萬分之一的可能,終究是虛妄之談。 不過身為太子,身為大明的儲君。 縱然心裡對這些個弟弟百般信任,可自己也不得不多疑一些。 畢竟將來的大明要急速發展,容不得半分內亂髮生。 更不可能因內戰而拖延華夏發展的腳步。 “起來吧。” 將手中劍鞘扔在桌上,朱標衝朱樉淡淡說道: “你監國理政之時,有誰上過奏疏,談及呂本。” “嗯......” “少有人上書,不過......” 見朱樉竟也開始猶豫,半晌不語。 朱標愈發覺得保呂家的這個幕後之人,要麼才謀出眾,要麼地位極高。 “宋濂上過一份奏疏,言說河南諸事時,順帶提及過呂本早年在河南任上恪盡職守。” “宋濂?” “還有湯伯一日晚上,也到臣弟府上去了。” “雖是說軍備之事,可席間曾提及大哥性情寬仁,不忍見殺。” “臣弟記得當晚錦衣衛便來奏報,說呂本在昭獄中得了失心瘋。” “對!” 朱樉似乎想到了什麼關鍵,連忙說道: “臣弟當時想著,那呂本先前官聲不錯,現在都瘋了,生也無趣,死也無意。” “而且大哥也說了,對待文臣要寬容一些,所以臣弟就放了呂本。” 等朱樉說完,朱標沉吟片刻。 下一秒,竟猛的笑出了聲。 傻! 自己太傻了。 大明之中,什麼人能繞過錦衣衛。 大明之中,誰能左右的了秦王朱樉。 大明之中,誰又能驅使的了宋濂、湯和二人。 自己始終擔心朝中之上再出現蛀蟲。 卻從未將懷疑的目光看向皇宮。 只不過...... 老朱為何如此? “毛驤,裁撤檢校後,先前檢校中人可曾都進了錦衣衛?” “大半是進了錦衣衛。” “不過不少人充入禁軍,也有不少轉了武職,在軍中效力。” “還有些被罷官奪職。” 檢校中人的安置,大致看來並沒有什麼漏洞。 畢竟先前能被挑選出來,進入檢校的,忠心是必然的。 而且多半也有一技之長。 充入禁軍,轉了武職,也沒有半點毛病。 只不過整體看來。 沒有加入錦衣衛的檢校成員,也算是遍佈禁軍、朝中、軍中還有民間。 “陳迪的陳家,這些年名聲如何?” “好!”毛驤不假思索,當即說道: “陳迪多次在太平府開倉放糧,賙濟窮苦百姓。” “而且,陳老太爺還出錢修橋鋪路,福惠百姓......” “可有依仗天恩,亂法害民之行?” “這....” 毛驤有些為難的搖了搖頭。 “屬下當真不知,在太平府的錦衣衛,從未上報過陳家有不法之舉。” “嗯。” 朱標微微點頭,並未再說什麼。 想必除了錦衣衛,老朱還有另外一批人手藏於暗處。 畢竟呂氏與陳家小子締結婚約,錦衣衛沒有提前得到訊息,這本就不太正常。 對太平府陳家,錦衣衛更是一問三不知。 陳家陳迪身份如此特殊,老朱不可能不格外關注。 “京城陳家也有外房,你上門請陳迪過來。” 毛驤不敢猶豫,連忙起身朝屋外走去。 畢竟呂本這事,因為錦衣衛失職,讓朱標隱隱有些被動。 若朱標嚴懲,即便是取了他的性命,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聽到朱標這話的瞬間,毛驤逃似的忙朝屋外走去。 可讓毛驤略有疑惑的是。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