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8章 文臣談話,三分足以 (第1/1頁)

加入書籤

“詹家拿出了多少錢!” “十五萬兩!” “整整十五萬兩啊!” “俺真沒想到,詹家竟然如此闊綽,一下子竟然能拿出了十五萬兩鉅款!” 和一臉興奮的藍玉不同。 此時的朱標卻很是平靜,甚至還有些失望。 “只是銀兩?田產、糧食呢?” “那倒沒有。” “劉保兒,召詹同父子進宮。” 聽到朱標當即召詹同父子進宮。 藍玉有些不解,疑惑問道: “殿下,您是覺得詹同那老小子沒有把全部家產都交出來?” “倒也不是。” 朱標抿了口茶,淡淡說道: “詹同不敢如此,十五萬兩估計也是他們詹家的極限了。” “只不過,這不是整個徽商的極限,更不是京都所有世家的極限。” “還有!” “這些世家之所以能囤積如此多的銀兩,無非就是名下田產眾多。” “父皇曾下令,有功名計程車子可以不納糧。” “此舉原本是寬濟讀書人,可卻被這些世家給鑽了空子。” “他們將名下土地轉到士子頭上,如此便不需繳納糧稅。” “還能這麼做?” 聽到藍玉低聲驚呼,朱標輕笑一聲,倒也沒有多說什麼。 這法子本不稀奇,甚至就連勳貴武將都如此做。 只是現在的藍玉還不知斂財,自然沒有關注這些。 至於詹家給出的十五萬兩,的確不少。 只不過若想支撐國戰,也還遠遠不夠。 “臣詹同拜見太子殿下。” “標下詹徽,拜見太子殿下,參見藍玉將軍。” 聽到詹徽很是識趣,以軍中將士自稱的同時,還參拜藍玉。 朱標嘴角微微上揚,溫聲說道: “賜座。” “謝殿下....” “詹徽,孤讓你一讀書人擔任軍職,心中可有不快啊!” 一聽到這話,還未落座的詹徽連忙再次拜道。 “標下不敢!” “無妨無妨,快起來。” “詹大人當真是好福氣啊,令嬡溫婉端莊,令公子謙遜有禮。” “將來與令嬡完婚之後,孤自然會賞賜詹徽文職。” “將來,詹大人是有後福的!” “嗯......” 詹同聞言被嚇的出了一身冷汗。 他家女兒在後宮,他家兒子在前朝。 這不是警告他詹家有做大之嫌,又是什麼? 微微一頓後,詹同忙起身拱手道: “全賴殿下器重。” “臣教子無方,還需殿下時常教誨。” “詹大人過謙了。” 朱標拿起桌上一本書冊,似有疑惑問道: “孤近日通讀隋唐史冊,竟發現隋煬帝和唐高祖是表兄弟。” “詹大人,不知這是民間傳聞,還是確有其事啊!” “確有其事!”詹同強壓心頭悸動,沉聲說道: “隋煬帝的生母乃是獨孤皇后(獨孤伽羅)。” “唐高祖生母,乃是獨孤皇后的四姐。(獨孤曼陀)” “竟真有此事?” “那豈不是說,隋唐雖朝堂更迭,獨孤家依舊穩居國母之位,榮寵不失?” 明白朱標的意思,詹同索性開口補充道: “殿下明鑑,隋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乃弘農楊氏。” “唐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乃隴西李氏。” “至於獨孤一家,也稱得上是當世望族。” “隋唐雖國朝更迭,但卻只是在這幾個世家手中兜兜轉轉罷了。” “詹大人果然博聞廣識,孤先前竟是不知。” 看著面前低著腦袋,愈發不安的詹同。 朱標語氣平和,緩聲說道: “不過我大明卻是不同,父皇出身微末,乃元末一百姓。” “據父皇所說,我朱家祖上乃是金戶,度日尤艱。” “後來日子實在過不下去,才逃難至淮西,當起了流民百姓。” “若按隋唐的門當戶對來說,孤的妃嬪也該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兒才是!” 言至於此。 詹同面色鐵青,額上汗水直冒,呼吸也變得急促了起來。 可問題是,朱標未曾表明態度。 他現在想要請罪都沒法開口請罪。 “殿下.....” “今日就是叫你們父子前來暫敘,別無他事。” “詹大人,孤與你家的婚事,是在出徵前便舉辦。” “還是大軍等孤德勝還朝後,再行舉辦的好!” “臣明白!” 見詹同鄭重下拜。 朱標作勢便要起身親自攙扶。 可下一秒。 朱標表情痛苦,似身上傷勢開始作痛般,又重新坐回到了位置上。 “藍玉,還不快扶詹大人起來。” “孤就是不喜和你們這些武夫打交道。” “見孤身上有傷,不知代孤將詹大人攙扶起來?” “你們這些武夫,到底不如詹大人這些出身名門的文臣聰明。” 朱標話音落下,詹同心中愈發惶恐,連忙叩頭。 “殿下,婚事之事全憑陛下、殿下做主。”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