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1章 兩根柺杖(改) (第1/1頁)

加入書籤

至於將來朱標會不會褫奪他們兵權,對他們秋後算賬。 既然將朱標視作主心骨,視作統帥,那這些個問題,就壓根不是問題。 軍中之事,將令如山。 主帥令旨,誰敢不從? 星夜轉過,天露初曉,大地依舊暗沉。 距離奉天殿不到百米的地方。 當看到朱標一步一步走的甚是艱難,老朱笑著說道: “老大,身上有傷便不必去上朝了。” “兒子沒事,今日還要做戲給官員看。” “嗯.....” 見朱標將玄色長鞭遞給劉和,老朱微微一頓,緩緩說道: “當真要在奉天殿上,當著百官的面鞭笞老二?” “咱以監國有方的名義,賞賜老二便是了。” 朱標微微搖頭,一邊挪步,緩聲說道: “只是您以監國有方的名義賞賜二弟。” “百官記不住二弟的功勞,對二弟的聲望提升也不大。” “所以兒子才演這麼一出白戲。” “由兒子親自下令,鞭笞二弟。” “讓百官求情。” “也讓百官自己說出,這些日子二弟處置胡逆案有功,監國有方。” 見朱標一步一步走的甚是艱難,老朱心頭一緊,繼續說道: “你回去歇著吧,待會朝會咱下令訓斥老二便是了。” “恐怕也不妥。” 朱標無奈嘆了口氣,繼續道: “此次訓斥二弟只是做戲,百官中的聰明人大多也能明白。” “可若是您下令訓斥二弟。” “且不說先行訓斥,後而封賞,於皇帝威嚴有損。” “單說您下令鞭笞二弟,百官便不敢出言求情,更不敢將二弟今日來的功勞,盡數說出。” “可換做是兒臣的話。” “文臣、武將自然能看的明白,兒子這是藉著訓斥二弟,好給他表功。” 被朱標這麼一說。 老朱還真覺得,今日之事還非朱標不可。 只不過看著朱標礙於屁股上的傷勢,每走一步,身體都要微微一緊。 老朱當即上前,一把背起朱標。 “爹.....” “快放兒子下來,不合禮制啊!” “什麼禮制不禮制的!” “老子背兒子,有什麼不合禮制的。” “小時候咱又不是沒背過你。” “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 “你小子是咱大明的太子,除了咱這個皇帝,誰有資格把你背起來!” 語罷,老朱揹著朱標便朝奉天殿走去。 似擔心顛到朱標一般,老朱每一步都走的甚是穩健。 而趴在老朱的背後,朱標心中百感交集。 何其有幸,重生朱家。 何其有幸,與老朱有一場父子親情。 和大多數父親一樣,老朱不善表達。 可一言一行足以證明,老爺子是想將最好的都留給自己。 這份父愛雖顯笨拙,可的的確確深沉似海。 奉天殿前,經歷昨日之事。 此時武將們都是格外的輕鬆。 就連清晨的空氣,也顯得清涼透徹,愈發沁人心脾。 “陛下駕到。” “太子駕到~” 太監那略顯尖銳的嗓音割破殿前嘈雜,傳入眾人耳中。 只見老朱身旁。 朱標步履維艱,朝著龍椅下方那把椅子,艱難挪步。 “呼~” 儘管墊了好幾層軟墊,可接觸軟墊的瞬間,朱標依舊疼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一幕看的在場武將甚至揪心,一旁文臣的臉上也滿是自責。 也是看到朱標落座。 眾人這才開始拜道: “臣等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臣等問聖躬安。” 見老朱微微擺手。 老朱的隨身太監,也是奉天殿執禮太監劉和中氣十足道: “朕安。” “何人有奏!”朱標溫聲開口。 秦王朱樉率先出班,看向老朱高聲道: “啟稟父皇,兒臣有奏!” “胡逆一案,逆黨共一百二十三人,除胡惟庸、塗節、陳寧三名首惡外。” “其餘同案官員,盡數以國法嚴懲。” “共計斬首三百七十人,充入教坊司一百二十五人,流放兩千三百人。” 將事先寫在掌心的數字完整念出來後,朱樉微微抬眸,看向朱標。 實際上。 雖說胡逆案是近日朝中第一大案。 可朱樉這兩日暫代朝政才知道。 老朱、朱標日常需要處理的瑣事,也是一大堆。 他根本沒心思,也沒時間去關注胡逆案。 胡逆案具體殺了多少人,他也不知道。 他不過是當庭宣讀錦衣衛遞來的名單,然後命朱棡、朱棣同鐵鉉、馬虎一起捉拿案犯。 此時之所以能誦唸出具體人數。 也是昨夜朱標派劉保兒給他遞了個訊息。 想來。 應是自家大哥要藉機賞賜。 念及至此,朱樉一臉欣喜,高高昂著腦袋,似乎是在等待賞賜一般。 見他如此。 身後的朱棣也想討賞。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