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03章 臣方克勤,彈劾太子 (第1/1頁)

加入書籤

見二人一臉鄭重,似太子死忠一黨般,衝自己鄭重說道。 朱標心中這才暗暗鬆了口氣。 對於宋濂、高啟這些學究,朱標也真是頭大。 和老朱一樣。 朱標最不喜的,便是和這些個夫子學究打交道。 就拿眼下以工取仕,為三司挑選工業人才來說。 宋濂被氣的昏厥兩次,高啟甚至不惜向老朱彈劾自己。 他們哪有什麼私心。 這些正經的讀書人,想的無非是國朝穩固。 受制於時代,他們不明白工業在將來會是多麼重要。 在他們眼中,所有的技巧之物,也都是為了一個利字。 對於這些個將‘重義輕利’刻進骨子的讀書人,自然會對一切機巧之物嗤之以鼻,冠以奇技淫巧之罵名。 朱標理解他們。 所以朱標從未想過處罰他們。 的確! 登臨權力的頂峰,的確掌握了眾人的生殺大權。 這些人的生死,也只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可想殺誰就殺誰。 這種行徑不是皇帝所為,更非天子所為。 任意殺戮,不滿則殺,厭惡即死,這是變態殺人魔,不是皇帝。 似宋濂、高啟這般,將心中大義擺在首位的,純純粹粹的讀書人。 他們才是忠臣,是正臣。 不是那種想要利用死諫,只為青史留名的迂腐文人。 更不是明末那些表面上家國大義,背地裡男盜女娼的東林賊黨。 這些個讀書人,是國朝根基。 也是巍巍華夏,璀璨文化的代表傳承者。 這些個純粹的讀書人,胸中有浩然正氣。 他們不畏死,不媚權。 他們只認心中道義,只想華夏永昌。 眼前的宋濂、高啟如此。 之後的于謙、張居正亦是如此。 他們忠的是心中大義,他們忠的是巍巍華夏。 強漢蘇武,大漠牧羊數十年,節杖不毀。 盛唐魏徵,直面聖顏,慷慨不退。 南宋文天祥,身陷囹圄,不改家國之志。 還有我大明絕代風華之下。 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的鐵鼎世,被誅十族的方孝孺,死守北平的于謙,長於謀國、短於謀身的張居正。 更有近代在日寇鐵蹄之下,矢志不渝的壯烈英豪。 以及那些以筆為刀,撕開晦暗,帶來的覺醒初光的文人英傑。 這些人是真正的華夏脊樑,是橫渠四句的堅定踐行者。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作為大明的儲君,朱標或許不太喜歡他們打交道。 但朱標也確實打心底裡尊敬他們。 “殿下放心,既為我大明,我二人自當向同僚解釋。” 宋濂、高啟很清楚。 若朱標太子之位被廢,國朝勢必動盪。 相比之下。 此次初試以工取士,倒顯得沒有那麼離經叛道。 幾人正說著。 只見毛驤怯生生的走了進來。 可直到走到朱標跟前,毛驤卻遲遲沒有開口。 “殿下,我二人先告退了....” “不用。” 朱標覺得有些不對勁兒。 若是毛驤真有秘報,自然會湊到自己耳邊,低聲訴說。 “兩位夫子不會迴避,一起聽聽吧。” 朱標看向毛驤,開口問道: “出了何事?” “吏....吏部侍郎方克勤,此時正.....正跪在貢院門外.....” “所為何事?” “為....為了彈劾......” 見毛驤結結巴巴,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利索。 朱標面色一沉,略有不耐煩道: “若是彈劾官員不法,讓他去找秦王,如今秦王代政。” “不....不是。” 毛驤拳頭緊握,心下一橫,直接說道: “方克勤並非為了彈劾朝中大臣。” “方克勤乃是....是要彈劾太子殿下您......” “啊?” 宋濂、高啟一時失語,直接驚撥出聲。 方克勤瘋了! 彈劾太子朱標? 方克勤是真的瘋了。 找朱標彈劾朱標,正常人誰能辦出這事兒。 “嗯。” 和如同白天見鬼,滿臉驚駭的宋濂、高啟不同。 朱標雖有詫異,不過很快便平靜了下來。 “既然是要彈劾本宮,那便帶他去見陛下。” 聽到朱標這話。 毛驤轟的一聲跪在地上,腦袋死死抵在地板之上,快速說道: “啟稟殿下。” “那方克勤已經進過宮,面見過陛下了。” “陛下如何說?” 生怕老朱真的廢了朱標的太子之位,宋濂連忙焦急問道。 “陛下言說.....” “朝政之事已盡數交給太子,讓方克勤來找太子殿下您。” “還說......太子殿下可以自斷.....” ‘擦~’朱標心中腹誹一句,整個人都不好了。 若不是宋濂、高啟在場。 朱標真想當場掀桌子,撂挑子!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