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 (第1/1頁)

加入書籤

此話一出。 包括湯和在內的眾人都是一臉詫異的看向朱棣。 特別是徐允恭、徐增壽兩人。 此時看向朱棣的眼神竟有一絲崇拜。 無他。 只因他們老爹徐達,這次北伐歸來,多次在他們面前言說太子朱標的軍伍之才,不遜於任何一位歷史名將。 起先二人還認為是自家老爹過於吹捧朱標。 等徐達跟他們分析完戰況後,他們兄弟二人也發現朱標在軍伍方面的才能,著實要遠勝於他們兩個。 只不過讓徐允恭、徐增壽沒想到的是。 朱棣竟然也看到了太子朱標的軍伍才能。 這也著實讓徐允恭兩人對朱棣刮目相看。 “燕王殿下為何稱太子為當世名將?” 被徐達這麼一問,朱棣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說道: “因為此次北伐歸來,徐叔說大哥乃是頭功,所以....所以我就覺得大哥也算的上名將。”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立時鬨堂大笑。 起先徐達還是驚喜。 以為朱棣同樣目光灼灼,能洞悉朱標的軍事才能。 若是如此,朱棣也算的上可造之材。 可聽到朱棣的話,徐達也被朱棣的耿直弄的有些哭笑不得。 “燕王所言不錯,太子之才的確算的上是良將。” 徐達收起笑容,看向朱棣正色說道: “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將自己置於不敗之地,同時不放過任何可以擊敗敵人的機會。) “簡而言之,便是不慮勝,先慮不敗也!” “燕王殿下,太子的那五萬擔糧餉便是這個道理。” “此次北伐能夠取勝,正是我軍來糧草充足,立於不敗之地,方才有了致勝機會。” 見朱棣默默點頭,徐達繼續問道: “朱觀,陳國標,小旗趙松你可還記得?” “記得!”朱棣當即答道: “我眼睜睜看著他們陣亡在我面前!” “那便請燕王一直記住這幾人。” “將來你為一軍統帥,你的每條將令,都關乎手下數萬將士的生死存亡。” “所以每戰先考慮不敗,再想取勝之道。” “至於什麼千古良將.....” 徐達微微一頓,神情也變得異常落寞。 “哪裡有什麼千古良將!” “一將功成,萬骨枯。” “豈不聞,兵者,兇器也。爭者,逆德也。將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 “軍隊是兇險的器具。戰爭是違背道德的行為。將帥是決定人生死的官職。所以不得已才動用軍隊。” “燕王殿下可知道,此次北伐雖勝,可如小旗趙松這些士卒,有多少死在了北境戰場上?” “燕王可知道,每次探望戰死將士的家屬時。” “他們的父母神情落寞,詢問自己兒子戰場是否英勇。” “他們的妻子,跪在面前向我索要自己的丈夫。” “他們的孩子,向我懵懂詢問,自己父親何時歸來。” “燕王殿下,你可知這是何種感受?” “聽本將說了這麼多,燕王殿下,你可知將帥肩上,究竟要擔負怎樣的責任?” 徐達說完,整個小院落針可聞。 朱棣、允恭、增壽三人,神色黯然,若有所思。 朱標雖同樣心中悲楚,可對心中對徐達也是更加敬重了幾分。 要知道,徐達一生之中,少有敗績。 縱然是在歷史長河中,徐達也算的上首屈一指的有為將帥。 可就是這麼一位善戰悍勇的將帥,卻是如此顧念手下將士的生死。 僅憑這點,徐達便擔的起儒將之名。(這裡儒將,和明初的儒家沒有任何關係!) 而且聽徐達提及趙松等人,朱標也算明瞭。 先前徐達雖不願收朱棣為徒。 可知道朱棣將來是要成為駐守大明藩王。 為了讓朱棣早早明白體恤士卒,下令謹慎的道理。 徐達這才安排朱觀、陳國標,還有趙松幾人保護朱棣。 徐達用心良苦,自然不必多說。 而眼下。 徐達答應收朱棣為徒,可給朱棣上的第一堂課,竟是告訴朱棣為將要謹慎持重。 如此做,顯然是擔心自己這個太子將來不好掌控軍功日隆的朱棣。 不得不說,徐達身為人臣,的確做到了恪守本分,忠君體國。 而作為老朱的好友,徐達也絕對做到了一個長輩要做的所有事情。 就憑這點,縱然朱標將來當了皇帝,也要將徐達視為長輩對待。 “不過燕王殿下,戰雖兇器,可也有必戰之時。” “義不掌財,慈不掌兵,這道理改日再與你說!” “允恭、增壽,你們帶燕王到軍中熟悉熟悉。” 語罷。 徐達看向湯和玩笑道: “大哥,現在總能喝我府上的酒了吧。” 見湯和微微點頭後,徑直朝正堂走去。 徐達瞥了朱標一眼,沉聲道: “太子殿下也請吧!” “徐叔,我還是回宮吧。”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