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0章 萬民相送 (第1/1頁)

加入書籤

五日後。 天還未亮,老朱等人便起了個大早。 “重八,既是返京,為何如此倉促?” “還不是因為咱家老大!” 老朱看了眼朱標。 語氣雖是責怪,但臉上滿是驕傲說道: “標兒這個太子深得民心。” “若是白日離開,百姓免不了聚集相送。” “眼下鳳陽百姓都在忙於恢復民生,咱們又何苦勞民啊。” 馬皇后微微點了點頭。 這些日子,朱標的確為鳳陽百姓做了不少事。 五天來。 朱標更是帶著沐英、李景隆等勳貴子弟,幫百姓建屋造舍,開墾荒地。 民心威望,甚至可以與老朱比肩。 若是知道朱標離開鳳陽的訊息。 恐怕鳳陽十里八鄉的百姓都會趕來相送。 不願勞民,也是這對父子愛民之心。 可就在老朱準備動身啟程之時。 湯和卻急匆匆跑了過來。 “上位!” “鳳陽城中聚集了數萬百姓。” 聽到這話。 老朱似乎早有預料般,重新坐回到位置上,苦笑道: “這下是走不成了。” “標兒,去和鳳陽百姓告個別吧!” “是。” 應了一聲,朱標轉身便朝門外走去。 也是行宮大門開啟的瞬間。 鐵鉉、馬虎站在最前。 兩側、身後,則是望不到邊際的百姓。 “大家何苦起個大早啊?” “殿下!”鐵鉉衝朱標拱手道: “殿下,這些百姓並非起個大早。” “聽聞殿下今日要離開鳳陽,臨縣百姓昨夜便趕了過來。” “大家都想送送殿下!” “何必如此啊。”朱標輕嘆一聲,無奈低語。 可當看到眼前百姓臉上盡是不捨之時。 朱標心中五味雜陳,卻是說不出的滋味。 自己做了什麼? 值得眼前這些百姓如此不捨。 自己無非是斬殺鳳陽貪官,幫百姓恢復生產。 所做一切,在朱標看來都不過是分內之事罷了。 可偏是這些朱標認為微不足道的事情,在百姓眼中,卻是無盡大恩。 甚至連夜趕來,送別自己。 華夏大地的百姓,從來都是質樸且善良的。 對他們來說,只要日子尚且能夠過的下去。 他們便不會有什麼旁的心思,一心也只想著安居樂業。 華夏大地的百姓,對當權者可謂是極其包容。 可偏是如此。 還有些不知死活的王八羔子,將百姓的質樸、善良視為軟弱可欺。 縱然是縣令、衙役這些個末流官職。 可他們在百姓面前的官威,好似與天齊高一般。 華夏大地的人民百姓,是善良的兔子。 可若有欺壓,若有賊寇,他們也是會拿起搬磚,悍不畏死的兔子。 更讓朱標心頭悸動的是。 眼前百姓那炙熱目光中,有不捨、有希冀。 但同樣藏有顧慮,甚至還帶著點點恐懼與無助。 朱標清楚。 他們擔心自己這個太子走後,鳳陽的官員和先前那些貪官惡吏一樣,繼續欺壓他們。 他們擔心。 剛看到苗頭的好日子,隨著自己這個太子的離開,徹底消失。 見此情形。 朱標竟覺得自己好似個罪人一般。 自己的離開,好似是要將鳳陽破開陰霾的光亮,也一併帶走。 好像自己的離開。 是將這些質樸百姓,重新推向被貪官惡吏繼續欺壓的無盡深淵。 微微一頓後。 朱標緩步朝人群中心走去。 “韓國公、誠意伯!” “老臣在!” 李善長、劉伯溫擠出人群,忙湊到朱標跟前。 等兩人站定,朱標面色一沉,正色訓誡道: “你二人一為知府、一為知州。” “孤要你二人盡全力改善鳳陽民生,一年之內,要百姓安居樂業!” “臣領旨。” “臣領旨。” “誠意伯,合併稅賦之事,可以著手去辦。” “臣萬死不辭!” “鳳陽各縣縣令可在?” “在!” 聽到朱標的聲音,鐵鉉帶著十幾名新上任的知縣,快速擠到朱標跟前。 也是等那十幾名新任縣令剛剛站定。 朱標一改先前訓誡李善長、劉伯溫時的嚴肅神情。 轉而竟衝面前這十幾名縣令小官,微微拱手道: “鳳陽的百姓,苦先前貪官惡吏久矣。” “民生艱苦,天所不忍。” “你等身為父母官,還望體恤百姓,廣施仁政,不可勞民。” 當看到朱標堂堂太子,竟衝他們這些小小縣令拱手囑咐。 十幾人忙跪在地上。 “臣等謹記。” “臣等謹記~” “如此,孤家鄉這些父老鄉親,便拜託幾位了。” 朱標說著,將眼前那些個青年縣令一一扶起。 見朱標如此。 李善長、劉伯溫對視一眼。 看向朱標的眼神,愈發敬重了幾分。 高位之人,對直屬手下當嚴,對基層小領導當寬。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