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1章 風聞奏事 (第1/1頁)

加入書籤

“嗯?” 聽到朱標竟要革去朱樉幾人的王位,不讓三人就藩。 眾人第一反應不是驚訝。 反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誰也不相信,這話竟然是出自朱標之口。 要知道。 老朱讓諸皇子就藩封地,為的便是將軍權從武將手中收回,交到諸皇子手上。 若朱標今日當真革去秦晉燕三王的王位,將他們困在鳳陽祖地。 今後其他皇子想要就藩,豈不是更加困難? 若真是如此。 武將手中的軍權,豈不更加穩固? 難不成今後的大明要像唐朝一般,養出一些尾大不掉的節度使? 不讓秦晉燕三王就藩,此等蠢笨提議。 任誰聽了,也絕不會相信是出自朱標之口。 就在眾人匪夷所思之時。 李善長同樣意識到朱標今日的反常舉動。 腦中靈光一閃,突然間便想起昨日朱標曾說,讓他為其周旋一二。 心念至此。 李善長忙衝朱標說道: “太子息怒。” “臣以為,秦、晉、燕三王應不是肆意胡鬧,想來其中定有隱情!” 聽到李善長這話。 早就準備多時的朱棣順勢開口道: “父皇容稟!” “兒臣與二哥、三哥先一步得知,工匠們是受貪官惡吏欺壓,心中怨恨。” “這才暗下厭勝之術,詛咒皇家。” “所以我三人便盤算著,在父皇巡視中都的時候,發出兵戈碰撞之聲。” “想著這樣,能將厭勝一案隱藏下來。” “想著這樣,父皇和大哥便只會懲罰我們三人,不會牽連這些民夫!” “可我三人萬萬沒想到,李先生卻精通厭勝,昨日便聯想到厭勝之術。” “兒臣更沒想到,大哥僅用一天,便將所有行厭勝之術的民夫盡數捉拿。” “父皇,兒臣三人有罪,請父皇重罰!” 明白朱棣所言,都是朱標的安排。 老朱眼眸微抬,溫聲問道: “那你們三人就不怕被罰?” “怕!” “可兒臣三人,為父皇、為大哥鳴不平。” “兒臣三人為眼前這十八名民夫鳴不平!” “兒臣三人,為天下百姓鳴不平!” 朱棣神情凌然,鄭重說道: “父皇!” “我大明朝廷可從未虧待過百姓!” “父皇和大哥更是將百姓放在首位。” “朝廷每年撥給中都,用於民夫例錢的銀子,更是多達數十萬兩。” “可誰能想到!” “中都那些官員竟瞞上欺下,將朝廷撥給民夫的例錢銀子盡數貪墨不說,還逼得這些民夫活不下去!” “如今我大明,父皇、大哥宵衣旰食,為民謀福,上有愛民之心。” “數萬民夫、百姓,前往營造中都,下有為君效力之意。” “可偏是中間那些官員,瞞上壓下。閉塞聖聽不說,還阻斷皇恩關照萬民!” 將朱標教的話,一字一句說出來後。 朱棣當即起身,環顧身後百官後,轉向看向朱標問道: “大哥!臣弟敢問,中都這些工匠詛咒皇家,乃何人之過!” “李先生,你可否為燕王解惑?” “臣遵命。” 明白朱標的意思。 李善長看向群臣,高聲說道: “燕王殿下所言極是!” “這些工匠詛咒皇家,並非陛下、太子心存不仁,也並非朝廷欺壓百姓。” “這些工匠詛咒皇家,更非他們生來,便是悖逆朝廷,枉顧君恩之人。” “正如燕王所言,上有愛民之心,下有為君之意,問題便是出在這中間!” 李善長話音落下。 在場官員無不身體僵硬。 精神緊繃,也早已達到頂點。 哪怕此時沒人敢抬頭,去直視老朱、朱標的目光。 可他們卻能清晰感受到,兩束讓人不寒而慄的眸光,正仔細打量著他們。 一時間,眾人只覺接觸衣衫的面板,瞬間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彆扭倒是其次,惶恐才是主要。 偏是此時,朱標看向老朱朗聲說道: “父皇,李先生所言極是。” “今日之大明,不無明君,不少良民。” “缺少的,乃是中正臣子。” “兒臣請父皇下旨,重開風聞奏事!” “風聞奏事?”老朱低聲喃喃。 饒是他也沒想到,朱標竟然提議重開風聞奏事。 顧名思義。 風聞奏事便是可根據傳聞,上奏彈劾。 即不管證據確鑿還是道聽途說,都可上奏。 即使是上奏錯了,也不追究奏報者的責任。 此法雖能讓御史言官敢於彈糾不法、部院大臣廉潔自省、百官小吏為之震恐。 可此法,終究有些不像是明君所為。 若是他朱元璋率先想到這點。 這風聞奏事,開了,也就開了。 可偏是朱標提議,他還真有些不能答應。 老朱是不在乎自己的皇帝之名。 可自家大兒子的賢名,可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汙點。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