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9章 朱標:娘,您可要給我做主啊! (第1/2頁)

加入書籤

“營造中都,是為了安定有功將帥?” 朱標低聲重複著老朱的話,心中卻依舊有些不解。 也是見他如此,老朱繼續說道: “跟咱打天下的那些將帥,其中有不少都是鳳陽人。” “咱在鳳陽建造中都,他們還鄉之時,自然也覺得臉上有光。” 朱標沉思片刻,當即就明白了過來。 就好比說是在大城市的大公司裡上班,哪怕當了領導。 家鄉的人,只會覺得你有出息。 但對你有多大出息,卻依舊沒有具體的直觀感受。 可一旦這個大公司要在你的家鄉建立分公司。 看著大興土木的場景。 看著你身為領導,指點施工的場景。 家鄉人有了直觀的感受,對你自然更加崇敬幾分。 而且此時大明也並不像後世那般資訊發達。 誇張的說,哪怕大明建立有好幾年。 有些身在偏遠之地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改朝換代了。 如此,興建中都,著實是安了將帥們的人心。 “而且!”老朱繼續說道: “這些淮西籍的有功之臣還會覺得,咱有意要將大明首都遷到鳳陽。” “嗯....” 朱標頓了一下,忙看向老朱問道: “您當真打算將大明國都遷到鳳陽?” “自然不是!” 老朱當即否認。 “自古有天下者 ?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頑。” “劉伯溫也說過,金陵(應天)雖虎踞龍盤,但終是偏安一隅。” “所以應天只是暫代國都,將來咱大明的國都還是要往北面遷。” 老朱說著,將幾塊石頭擺在地上,繼續說道: “應天的北面是鳳陽。” “鳳陽的北面,就是你方才說得西安、洛陽、開封等地。” “咱是打算遷都西安。” “可惜的是.....” “莫說是在洪武三年了。” “即便是現在,西安以西二百里,元賊的勢力依舊不小。” “若想在西安建都,建造的皇城必然要堅實無比。” “標兒,你方才也說了,咱大明沒那麼多錢。洪武三年的時候,百廢待興,需要用錢的地方更多。” “所以咱就在折中選擇了位置在西安與應天中間的鳳陽,興建中都城。” “一來,鳳陽臨近淮河,以險可恃,以水可漕。” “二來,也能透過鳳陽中都,加強對中原的掌控。” 說到這裡,老朱似乎想到了什麼不太美好的場景。 深吸口氣後,神色略有黯然說道: “有中都作為緩衝,將來你遷都西安,也至於太過倉促。” 雖然老朱沒有明說,可朱標也是明白。 在應天與西安中間,修建一箇中都城。 不僅是眼下向北遷都的一個過渡。 而且還是老朱為後世,以防萬一的善後之舉。 鳳陽有淮河天險,漕運也是十分便利。 周邊也有朱橚等藩王。 如此一來。 後世若是北方強敵南下。 這中都城夾在西安與應天中間,也算是個堅城堡壘。 也算是大明國都,往南後撤的一個緩衝。 想到這裡。 朱標微微嘆了口氣。 一箇中都城。 後世多少人因此詬病老朱。 說他是因為衣錦還鄉的小農意識,所以才大興土木,空耗國力,興造中都。 可他們又怎會知道。 老朱興造中都,不僅有安定人心的作用,還有為大明後世考慮的打算。 “小子!” 就在朱標心中感慨之時。 老朱突然沒好氣問道: “咱都告訴你了,現在你還打算拆咱的中都城嗎?” “拆!”朱標不假思索,直接說道。 “你小子.....” 見老朱起身,還準備揍自己。 朱標連忙解釋道: “爹,往後百年,我大明國力只會越來越強。” “您想啊,等到時候西安以西,北平以北的草原各族盡數擊潰。” “再想遷都西安就不需鳳陽中都作為過渡。” “而且三司坐落於中都,也是個不錯的軍事堡壘!” “嗯.....” “爹,就算您在位的時候不拆。等將來我繼位,也一定要拆中都。” 朱標這話雖然有些道理。 可老朱怎麼聽,怎麼不舒服。 可什麼叫現在不拆,等他繼位以後也要拆? 就好像這混小子盼著自己駕崩。 他好將自己這個洪武皇帝的一些舉措,盡數廢除似的。 不成! 還是揍得少了! 念及至此。 老朱拿起地上劍鞘,緩緩起身。 幾乎同一時間。 朱標一個彈射,直接跑出去老遠。 “爹,您要幹啥.....” “嗯....” “你小子方才咒咱駕崩,咱要揍你一頓。” 見老朱說出這個理由後,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朱標徹底麻了。 老朱哪裡是因為自己的話生氣。 老頭子分明就是想揍他,自己給自己找了個藉口! “爹!您就是看我娘不在這,您就是想揍我一頓!” “嘿嘿....” 見老朱輕笑一聲,快步朝自己追了過來。 朱標也不廢話,拔腿就朝中都城門跑去。 眼前情景,傻子都能看的出來。 老朱就是趁自己老孃不在。 想著揍一頓也是揍,揍兩頓也是揍,還不如多出出氣。 “爹,等會見到我娘,您別怪我不客氣!” “無妨,無妨!” 看著老朱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