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7章 該收網了 (第1/1頁)

加入書籤

“四品?” 朱棣、徐允恭等人心中暗道一聲,眼中滿是詫異之色。 他們這些個功勳子弟,如今都還只是七品、六品。 最高的,也不過是李景隆的五品偏將。 馬虎上下嘴唇一碰。 軍銜竟比他們這些勳貴子弟還高? 同樣聽到老朱竟直接授他四品將軍銜。 馬虎連忙跪拜推辭道: “屬下何德何能,安能受陛下如此拔擢。” “屬下只求追隨太子身側,鞠躬盡瘁,不求官職、名祿。” 此話一出。 朱標不由精神一凜。 上一個說不求官職、名祿的人。 乃是鎮守洪都,立下赫赫戰功的朱文正。 也是老朱大哥家的兒子,朱標也要稱一聲堂兄。 當年朱文正立下大功。 老朱曾問他想當什麼官。 朱文正朗然對道:“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眾?” 哪怕當時朱標只有七歲。 可聽到訊息,還是特意跑到軍中,請求老朱賞賜朱文正。 只不過因為朱文正那番話。 老朱早就將他視為性子超然的傑出英才。 也打定主意要將其好好培養。 讓朱文正成為能與常遇春、徐達並肩的軍中擎天之柱。 因此對於朱標所說的話,老朱壓根就沒放在心上。 可老朱也是沒想到,朱文正終究沒能沉得住氣 沒能等到封賞,更沒能等到老朱將他扶到大明第一軍神的寶座上。 最後甚至差點投靠了張士誠。 老朱無奈,只得將朱文正圈禁,最後朱文正也落了個鬱鬱而終的下場。 不過洪武三年,老朱還是將其八歲的兒子封了靖江王。 朱標很清楚。 對於朱文正,老朱心中還是有些悔恨的。 畢竟是自己親哥哥的兒子,畢竟是自己的親侄子。 僅從將朱文正八歲的兒子封王一事。 便足以看出,老朱先前對朱文正寄予多少厚望。 若朱文正真是個性子超然,寵辱不驚之人。 恐怕現在,朱文正便是能與徐達、常遇春齊名的,稍年輕一輩的軍神。 恐怕將來的功績,饒是藍玉也比不過。 失了朱文正這枚璞玉,老朱心中也是自責。 自責他沒能早早封賞朱文正,沒能早早安撫朱文正的心思。 所以自那以後。 哪怕是對自家後輩,自己義子義侄,老朱從不吝嗇封賞。 而且不求封賞、不求名祿這話,對老朱來說猶如逆鱗一般。 滿朝文武更是無人提及。 此時馬虎卻很是精準的戳中老朱的痛處。 也是見老朱眼中閃過一抹不悅。 朱標當即衝馬虎斥道: “陛下恩旨,你謝恩便是!” “可是殿下,屬下......” “誰給你的膽子,讓你膽敢抗旨!” 見朱標猛的嚴肅起來。 馬虎再不敢多言,連忙跪在老朱跟前謝恩。 也是此時,朱標看向馬虎,繼續道: “如今你雖是四品將軍銜,可也只有其名,沒有實權。” “等回京之後,孤會安排你進入五軍都督府,到時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屬下明白,屬下謹記!” “還有!” 朱標以極其威嚴的聲音,衝馬虎繼續說道: “告訴那五十幾名認罪的工匠,冒領罪名,依舊是死罪。” “陛下仁慈,此次只要十八名罪首伏法,其餘人既往不咎。” 語罷,朱標微微擺手,示意馬虎離開。 朱棣幾人見狀,也匆忙拱手,退出了行宮。 等只剩老朱、朱標二人時。 老朱這才看向朱標問道: “十八名罪徒已經找到,現在你打算如何牽扯到朝中官員上。” 朱標沒有直接回答。 反而在老朱面前坐定,為老朱杯中添上茶水後,緩緩說道: “爹,您這次前往鳳陽,讓徐叔坐鎮應天,應該是存著給胡惟庸放權的心思吧。” 見老朱不置可否。 朱標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而後繼續道: “一個胡惟庸,遠不至於如此大費周章。” “縱然是為了裁撤丞相制度,這次放的線,也太長了些。” “爹,是時候該收網了!” 聽到這裡,老朱眼中閃過一抹亮光。 在裁撤丞相這事上。 老朱是想看看朱標的治國手段。 所以他才按下殺心,一切都按朱標的計劃來辦。 若不是朱標蔫兒壞蔫兒壞的。 一定要將胡惟庸的罪名做大,大到裁撤丞相制度時,朝中上下無反對之聲。 老朱也斷然不會容忍胡惟庸蹦躂這麼長時間。 眼下更不可能離京,讓胡惟庸一人處置朝政大局。 “不過標兒,這厭勝一說,又如何能與京都官員扯上關係。” “畢竟你已將先前營造中都的官員盡數斬首。” “死無對證之下,又如何牽連京都官員,又如何扯到胡惟庸身上?” 朱標默默點頭,認真回道: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