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4章 姚廣孝,大才 (第1/2頁)

加入書籤

跟在馬皇后身後。 朱標將這幾日做過的事情,如走馬燈般快速在腦中過了一遍。 可思來想去,朱標還是覺得,自己沒什麼錯處,值得馬皇后動怒啊。 “娘,兒子可是哪裡做錯了?” 走到行宮別院,見馬皇后將身旁下人盡數屏退。 朱標這才開口問道。 可也是朱標剛一說完,馬皇后眉頭微蹙,盯著朱標沉聲問道: “標兒,你可是算計到我頭來上了?” “啊?” “哪兒能啊,娘!我怎麼敢算計您......” 就在朱標滿臉堆笑,準備湊上去賣乖的時候。 馬皇后將手拍在石桌上,怒聲問道: “還敢說沒有!” “那道衍和尚是什麼!” “你心裡明明給他安排好了差事,可你明面上,卻還要將他處斬!” “為的,不就是讓我出面,替你赦免他嗎!” 見馬皇后心明眼亮,瞬間就洞察自己的心思。 朱標略感無奈苦嘆了一聲 怎麼自己周圍都是絕頂聰明的人。 自己這些小九九,恐怕在馬皇后和老朱看來,非但不會覺得高明,甚至還會讓他們覺得幼稚..... “標兒!你是儲君!” “可有帝王心術,但不能攻於算計。” “若咱大明日後的皇帝是個擅弄人心之人。” “朝堂百官豈不人人以玩弄人心為樂?” “如此一來,哪裡還有正臣,哪裡還有直官,朝廷風氣還不全部亂套了!” “娘知道你這孩子聰明,可這聰明不該是玩弄人心的小聰明才對!” 馬皇后語重心長,沉聲勸說。 顯然是擔心朱標誤入歧途。 而聽到馬皇后的話。 朱標也不反駁,默默點頭後,低聲狡辯道: “娘,兒子也明白身為帝王應光明正大,可這姚廣孝著實太特殊了些。” “你也覺得他是大才?” “絕對是大才!”朱標不假思索,當即回道。 雖然姚廣孝是永樂皇帝靖難的功臣。 可不得否認,姚廣孝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哪怕後世對姚廣孝也是譭譽參半,可朱標也不得不重視姚廣孝的才謀。 例如永樂皇帝靖難起兵之時。 天降異象,風雨交加,縱起颶風,吹斷旗杆。 在這個講究出師有名,講究天象示警的時代。 如此異象,無疑會讓靖難大軍,軍心動亂,甚至是不戰自潰。 可當時姚廣孝竟傳告三軍。 言說此異象乃飛龍在天,從以風雨,大祥之兆。 鐵鉉駐守的濟南城久攻不下。 永樂皇帝甚至有退守北平的念頭。 可姚廣孝竟提出了一個提議,一個從未有謀臣提出過的建議。 繞過去! 隨即靖難大軍繞過山東(濟南),飛騎突擊,直插敵後。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裡應外合,攻克金陵。 自此,千百年來,第一個藩王起兵成功,奪得皇位的例子,便赫然出現在史冊之上。 此番種種,用謀臣一詞形容姚廣孝未免有些單薄。 朱標更喜歡用陰謀家稱呼這位曠古奇才。 至於後來,永樂皇帝登基。 姚廣孝拒絕封賞,拒絕金銀,送回美女。 甚至拒絕皇帝讓其還俗的提議。 白天上朝,晚上回寺誦經。 足以證明他是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 與周德興、朱亮祖這些功成之後,欲壑難平的武將相比。 姚廣孝的心性不知要強上多少倍。 也是因此。 朱標不介意用些手段,讓姚廣孝死心塌地。 畢竟在朱標看來,姚廣孝之才,值得他如此大費周章。 見朱標也對姚廣孝評價極高。 馬皇后不免猶豫了幾分。 “劉伯溫,似乎也對道衍和尚讚譽有加.....” “不只劉伯溫。” 朱標連忙補充道:“先前宋濂教導兒臣讀書時,就曾提到過這道衍和尚。” “說此人乃是全才,出身醫學世家,精通儒釋道三學,甚至還擅長推演、陰陽等手段。” “所以,娘。” “不是兒子擅弄人心,是姚廣孝的確太特殊了些。” 被朱標這麼一說,馬皇后這才放心了不少。 他怕就怕朱標仰仗自己的聰明才智,隨意折騰手下那番臣子。 畢竟一個皇帝,帝王心術應該有,但決不能是個擅弄人心的陰惻之人。 “娘,您此行也是辛苦了。” “兒子這幾日就好好陪您。” 看朱標換上笑臉的同時,走到自己身後,為自己揉肩。 馬皇后看了他一眼,玩笑說道: “若我告訴你個事,你定然不會在這陪我。” “不能,不能,天大的事兒也沒有陪娘重要。” 朱標笑容之中,滿是出人意料的乖巧。 見他如此。 馬皇后輕笑一聲,緩緩說道: “你父皇,今日抵達鳳陽!” “父皇也來了?” 原本朱標還不覺得有什麼。 可一想到自己建造三司就要拆老朱的宮殿,朱標當即緊張了起來。 若是老頭沒來,自己先斬後奏,直接拆了老爺子的宮殿。 事後他發火也無濟於事。 可若是老朱提前趕到....... 莫說是劉伯溫不敢拆老朱的宮殿。 就算自己這個太子,也要掂量掂量。 就在朱標站直身子,準備朝門外走去的同時。 馬皇后一臉訕笑,玩味道: “標兒,你不是說今日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