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4章 千年困境,一朝平定?好大的口氣! (第1/1頁)

加入書籤

“父皇,如果兒臣真能解決北境的邊患問題呢?” 老朱微微一愣,隨即便朗聲大笑了起來。 “好小子,口氣是真不小!” “成!就憑你這股子勁兒,咱也能放心把大明交到你手上了。” 聽出老朱話中的嘲諷意味,朱標正色問道: “您不相信兒子?” “那倒不是。” 老朱笑著擺了擺手。 當看到朱標表情愈發嚴肅,一臉莊重的望向自己。 老朱這才收起笑容,緩緩說道: “標兒,咱不是不相信你。咱一直都相信,等你將來當了皇帝,肯定比咱這個泥腿子要強的多。” “只不過這北境邊患的問題.......” “咱倒不是認為你能力不行,解決不了。” “咱只是覺得這個問題,壓根就沒有人能夠解決。” 正如老朱說的那樣,他不是不相信朱標,他是不相信有人能夠解決北境問題。 要知道,北境邊患自古就有,祖龍修長城,漢武出奇兵。 可最好的結果也只不過是換了百餘年的太平。 五胡亂華,元朝南下,老朱還真沒見過哪個朝代能徹底解決北境邊患的問題。 也不說早周時期,就從祖龍開始,到他這裡。 前前後後一千六百多年,這一千六百多年中有多少英主人傑都沒辦法徹底解決北境問題。 而朱標才不過二十歲的年紀,竟然敢口出狂言,言說能徹底解決北境邊患的問題。 別的不說。 就憑朱標這股子自大且不要臉的勁兒,把大明交到朱標手上,老朱還真的一百個放心。 畢竟當皇帝自然要有捨我其誰的氣勢。 為人君,也要厚臉皮才行。 “標兒,你可知道解決北境邊患這功勞有多大?” “大過封狼居胥,大過平定四方。”朱標沉聲道。 “不錯!這份功勞如此之大,試問誰人不眼紅?若這個問題當真能以人力解決,古之賢才便不說了。就說眼下,胡惟庸、李善長,還有劉伯溫、宋濂,他們這些人能放著這麼大個功勞不要?” “行了,咱知道你小子有大抱負。” “可你還年輕,不可過於氣盛急躁,你小子小心步了紙上談兵的後塵。” 聽到老朱的話,朱標也承認,以大明當前的國力,北境問題的確很難解決。 可朱標畢竟是從後世穿越而來,在他原本生活的那個時代,北方民族可是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 後世安定北境的經驗總不會錯吧。 加之自己這個太子的大力支援,如今之大明火藥發展迅速,碗口銃、大炮都已出現,燧發槍也已提前了一百多年。 只要解決了糧食問題,北境問題要解決,也只是時間問題。 “爹,如果我真能解決北境問題呢?” “呵~” 見朱標來勁兒,老朱也不慣著他。 “若是你能解決北境問題,咱這個皇帝立馬讓給你。” 當看到朱標準備開口,老朱當即改口道: “若你能解決北境問題,以後國事、家事,咱都聽你小子的,成不!” “好!” “不過咱也要提醒你,若你想鐵血屠殺,徹底殺光草原部族,有違天合不說,也同樣是難如登天。” “草原部族是出生在馬背上的部族,他們吃的是牛羊,喝的是奶、酒,住的是帳篷。” “為了獲取食物,他們從小便練習射箭。為了躲避狼群,哪怕女子也人人擅騎。” “莫說是成年男女,就算是孩童、老人,只要給他們一把刀、一匹馬,他們就能立馬變成一名成熟的戰士。” “就算你能百戰百勝,可北方草原盛產良駒,他們打不過你,你卻也不見得能追的上他們。” “漠南待不下去,他們便逃到漠北。等他們兵強馬壯,等中原朝廷國力凋敝的時候,他們便會再次興兵南下。” 見朱標不語,老朱以為是自己說破了朱標的心思。 隨即拍了拍朱標的後背,溫聲安慰道: “你也不必沮喪,不只是咱爺倆,古代中原王朝對北境都是一年又一年的掃蕩鎮壓。” “咱在位期間只求能踏碎元廷,給你打出百十年的太平,咱也就心滿意足了。” “至於你說的徹底解決北境問題......” 老朱微笑著搖了搖頭,沒有繼續說下去。 “爹,您說完了吧,那兒子可開始紙上談兵了。” 朱標看向老朱,正色問道:“您覺得,北方遊牧民族為何時常侵擾我中原王朝?” 就在老朱沉思之際,朱標繼續說道: “最根本的,便是缺食少糧。如果上升到那些部族首領,便是金錢、女人,以及掌控漢家天下的權力。” “您剛才說草原部族吃的是牛肉、羊肉,喝的是奶、酒。” “可這是貴族才有的待遇,草原上的普通百姓,日常多以草根、野兔,甚至田鼠為食。” “也是因此,一提到南下侵略,一想到能透過劫掠大明獲得大量的金銀、糧食還有女人。”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