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章 這樣的皇帝,你做嗎? (第1/1頁)

加入書籤

雖然朱標不想承認。 但事實證明,老朱對權力的控制慾幾乎達到了頂點。 說句不客氣的話。 老朱幾乎不相信朱姓以外的所有人。 老朱可以任用他們,卻絕不會給大臣過多的權利。 妄言論之,或許是因為老朱出身的問題,所以才會這麼沒有安全感吧。 “爹,您的意思是讓皇帝處置所有政務?” “沒錯!皇帝乃是四海之主,事無鉅細自然親力親為。” “那這樣的皇帝給您,您當嗎?” 老朱被朱標這話問的有些發懵。 可就在他愣神的功夫,朱標指了指面前的大明疆域圖,輕聲說道: “我大明幅員萬里,疆域遼闊,還要加上東南的番島。” “就算沒有戰事,各省也沒有天災人禍的前提下,萬里江山,每天要處置的摺子也要達一千七百多封。” “這數千封摺子僅僅是看一遍就需要四個時辰以上,若是再想出個對策,起碼要八個時辰以上才能處理完畢。” “爹,你可以一天理政八個時辰,兒子咬咬牙也能勉強完成,可後世的兒孫能像咱們父子倆這般勤勉嗎?” “嗯......” 被朱標這麼一問,老朱一時語塞,也不知該如何應答。 畢竟在他還未開創大明,還沒當皇帝之前。 哪怕是他也只認為皇帝是最大的地主老爺。 吃喝不愁,嬌妻美妾,金銀珠寶用之不盡。 然而當了皇帝之後,老朱卻發現皇帝的日子並沒有他想的那般愜意。 儘管他也當真做到了勤勉執政,夙興夜寐。 可如朱標所說,一天處理政務八個時辰,饒是老朱聽了也很是頭疼。 “而且爹您剛剛也說了,若咱朱家後世兒孫賢明,自然不用想著被丞相、內閣這樣的權臣欺到頭上。” “可若是後世兒孫不賢,您覺得他能每天理政八個時辰?” 朱元璋一時語塞,也不知該如何開口。 正如朱標說的那樣,他可以一天理政八個時辰,朱標或許也能,可不能保證後世的兒孫都是如此。 如果往後大明的皇帝每個每天都要處理政務高達八個時辰。 那他辛苦打下的江山,也並非是讓後世兒孫享福的。 見老朱目光動容,多次想要開口最終都還是忍了下來。 朱標起身在屋內徘徊片刻後,轉而看向老朱沉聲道: “爹,絕對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可以無論當權者是否賢明,都能將國祚延續千年萬年的。” “起碼在大明之前沒有,而且兒臣也相信,在往後的數百年內,也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制度。” “正如爹您剛剛說得那樣,若後世兒孫不賢,可能會被丞相、內閣這樣的權臣欺瞞。” “可是爹,若後世的皇帝昏聵無能,恐怕都用不著權臣欺瞞,外敵早就攻破國都,百姓也早就揭竿而起了。” “至於兒子同意您裁撤丞相制,還弄出來個內閣制。” “其原因無非是與丞相制相比,沒有決策權、行政權的內閣官員更好制約罷了。” 聽到朱標這一席話。 老朱原地愣了半晌,隨即竟很是突兀的苦笑一聲。 “罷了罷了。” “你說的也對,若真有一種制度可以不管皇帝是否賢明,都能將王朝延續下去的話。” “恐怕也輪不到咱們爺們兒坐江山。” “兒孫自有兒孫福,咱就是考慮的再多,百年之後也終究是一抔黃土。” “咱啊,頂多希望咱制定的那些制度,不給後世兒孫添麻煩就好了。” 見不知不覺天色已經微亮。 老朱將關於內閣制的摺子揣進袖子裡後,默默朝殿外走去。 “老大,今日諸事,莫要與咱賭氣。” “至於孫妃的葬禮....” 老朱略顯悲痛的嘆了口氣後,沉聲說道: “標兒,和你說句老實話,咱只是覺得對她有所虧欠。” “孫妃自從龍鳳六年就跟著咱,咱還是吳王的時候,她也跟著你娘照顧戰死將士們的遺孀。” “如今大明初立,孫妃沒享受多少榮寵便轟然離世,咱覺得多少有些對不住她。” “而且孫妃在世時,一直想給咱生個皇子,可直到她死都未能如願。” “所以咱才破例,讓老五為其守孝,這樣也算完了她的心願。” 老朱表情微頓,沉吟數秒後還是看向朱標低聲詢問道: “咱也並非向你說的那樣寵妃誤國,咱只不過是有些惻隱之心罷了。” “標兒,到時能讓老五給孫妃服喪弔唁嗎?” 見老朱眉眼含悲,此時竟要自己同意老五弔唁孫妃。 朱標心中多少也有些不是滋味。 “自然,不只五弟要去,到時兒子也會出面。” “好,好,這樣就好.....” 就在老朱感到驚喜之時,朱標繼續補充道: “只不過父皇,孫貴妃喪期一過,還請父皇下令,今後妃嬪薨逝皇子不需為其服喪,更不必為其守孝三年。”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